2015年北大糖尿病論壇,“糖尿病大血管並發症的中國證據”專題中,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糖尿病足診治中心的冉興無教授介紹了“糖尿病與外周血管病變的中國證據”。
2015年北大糖尿病論壇,“糖尿病大血管並發症的中國證據”專題中,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糖尿病足診治中心的冉興無教授介紹了“糖尿病與外周血管病變的中國證據”。
冉興無教授從外周血管病變(PAD)的定義和臨床意義,糖尿病性PAD的流行病學,糖尿病性PAD的臨床特點認知和診斷,PAD的治療四大方麵進行了講解。
PAD的定義和臨床意義
PAD是指周圍動脈(除冠狀動脈和腦血管外的其它動脈)的狹窄、閉塞,使遠端組織出現相應缺血痙攣或壞死,最常累及下肢動脈,主要病因是動脈粥樣硬化,主要危險因素包括增齡、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吸煙等。
PAD臨床意義包括:1.本身的臨床症狀(間歇性跛行)及後果(截肢);2.對心腦血管事件的預測價值。下肢血管病變越嚴重,生存率越低。PAD患者每年發生心腦血管事件率與已發生心腦血管這再次發作風險相當,約50%PAD患者將患心血管疾病,PAD被多個指南認為是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
糖尿病性PAD的流行病學
美國1998-2000年國家人群的營養與健康研究發現,40歲以上普通人群中,隨著年齡增加,70歲以上PAD發生率大概在15%左右。
2002年的一項研究顯示,糖尿病人群PAD的流行遠遠高於非糖尿病人群。
我國2003年進行的一項7個城市15家醫院參與的研究,共納入1397例糖尿病患者,50歲以上糖尿病患者PAD患病率在20%左右。
2006年上海第六人民院的調查顯示,PAD在糖代謝異常人群的流行約7.7%,糖尿病人群中達到15.1%。
糖尿病性PAD的臨床特點認知和診斷
亞洲糖尿病人群調查顯示,PAD發生的危險因素是BMI>25m2/kg、心血管疾病史、糖尿病病程長、高血壓、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較差。
PAD的知曉率、診斷率和治療率均很低。香港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不管性別年齡種族收入和教育的情況,四分之三知道有卒中,三分之二知道冠心病,但隻有十分之一知道PAD。普通人群不到30%的人群知道PAD的危險因素,大概2/3的人從網絡知曉PAD。醫生對PAD的診斷率隻有30%。四川17家醫院對糖尿病住院患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不管性別年齡種族受教育的程度和收入,隻有30%知曉PAD的患者,不到50%知曉PAD危險因素,隻有40%知曉PAD的防治措施,比如說戒煙、規律的運動、合理的膳食和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等。在中國的證據中,醫生和患者對PAD認識不夠,診斷不夠,所帶來的治療也不夠。
PAD的治療
PAD治療目的不在足部,是要預防全身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進展,預防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PAD一級預防、二級預防和三級預防,應該防止和延緩PAD的發生,緩解症狀,延緩PAD的進展。
PAD一級預防主要是幹預生活方式中的危險因素,如戒煙、限酒、控製血糖和血壓水平。吸煙會損傷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PAD或者間歇性跛行明顯的增高,吸二手煙的患者PAD發生率也是明顯的增高。戒煙是PAD預防的第一要素。新疆的一項研究顯示,每天飲酒60克以上,酒精量和PAD的發生明顯相關。台灣的一項研究顯示,每天飲450ml綠茶,連續一年,會改善動脈的僵硬度。
二級預防非常重要的是運動,強化步行運動,能改善PAD患者最大步行距離,改善無痛性行動距離,增加六分鍾的步行距離等。另外,也可以使用血管擴張藥物,隻能延緩輕到中PAD進展,不能改善症狀。
三級預防,降低截肢和心血管事件的發生。一般針對比較嚴重的肢體缺血,需評估是否可以血運重建和外科手術治療,幹細胞治療也是未來的一個希望。
總結
我國還沒有全國性PAD數據,臨床醫師對PAD的重視不夠,缺乏多中心的研究,糖尿病性PAD的防治任重而道遠。
更多精彩演講請點擊:2015北大糖尿病論壇專題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