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賈偉平教授口述“上海故事“

作者:劉娟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2015-06-02
導讀

第75屆美國糖尿病學會年會(ADA 2015)將於6月5日-9日在美國波士頓召開。今年ADA中國專場將聚焦“中國優秀糖尿病中心的臨床管理經驗”。北京協和醫院、解放軍306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5家糖尿病中心將代表中國登上世界糖尿病學術交流的最高舞台,將我們的“最佳臨床實踐”向全球同道介紹。

【分級診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如何應對以上現狀?目前中國三級醫院內分泌科患者擁擠不堪,醫生超負荷工作,但盡管如此,還是無法遏製糖尿病高發的狀況。所以,麵對如此龐大的糖尿病患者人群,隻依靠三級醫院的醫護人員是遠遠不夠的。

中國醫改一直在推進分級診療,旨在把70%的慢病分流到基層就診。隨著醫改的不斷深入,現在政府提出,95%的慢病在縣級以下醫院就能控製,未必一定要去三級醫院就診。我所在的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三級醫院糖尿病中心的血糖控製達標率為70%左右,而且對合並慢性並發症的患者都可以進行全麵篩查,包括眼病、腎病、神經病變、血管病變等;而社區醫院的血糖控製達標率仍低於10%,而且在社區醫院就診的糖尿病患者無法做慢性並發症篩查。我們分析了其中原因,一是社區醫生技術水平不夠、篩查意識不夠;二是社區醫院客觀上缺乏慢性並發症篩查的手段。比如,在三級醫院可以做眼底鏡檢查、進行更準確的腎功能檢查和血管超聲檢查等,但在社區醫院硬件是達不到的。

因此,怎樣把三級醫院的檢查技術優化、變成適用於在社區進行慢性並發症篩查的技術,這是首先要解決的難題。另外,我們認為,如果能夠使社區醫生規範診治糖尿病的能力得到提高,就可以使分級診療落實到位,使大多數慢病在社區就得到合理診治。如果不做好以上兩項基礎工作,老百姓的健康知識掌握越多,就越不願意到社區醫院去就診,分級診療就隻能是空話。”

【醫院-社區一體化:讓分級診療落到實處】

基於以上背景,我們一直在思考——能不能把三級醫院的優質資源重新組合後送到社區去,然後把這些資源變成三級醫院在社區的門戶。什麼門戶?如果社區醫生掌握了糖尿病規範診治的一係列技術,就能夠幫助患者在社區得到類似於三級醫院的診療。因此,我們提出了醫院-社區的一體化管理,管理的目標很明確,簡稱提高“三率”。

第一,幫助社區醫生提高診療技能、提高社區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製達標率;

第二,把適用的慢性病篩查相關技術推廣到社區、把每個患者應該做的篩查項目教授給社區醫生,即提高慢性並發症的篩查率;

第三,加強知識培訓、科普教育,提高人們對於糖尿病的認知率。

管理目標提出後,醫院-社區一體化模式就在上海的三個社區逐步開展。但之後,很快就出現了問題——社區患者不信任社區醫生。因為很多糖尿病患者是在三級醫院被發現的,而不是在社區,所以患者不願意到社區醫院就診。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第一,我們發起了“社區發現糖尿病”活動,把所有的的高危人群進行篩查。三個社區共1.7萬餘人參加了篩查,共篩出4000餘例糖尿病患者。這樣就初步建立了患者對醫生的信任。第二,我們對患者建檔並進行管理,並在三級醫院建立了社區醫生實訓基地,讓社區醫院的醫生和護士免費進修三個月。為什麼要建立實訓基地?現在社區醫生能夠得到的理論培訓很多,但因實踐太少而造成麵對患者時仍不會處理。在三個月進修期內,社區醫生在三級醫院可以見到很多不同的患者、經曆各種不同的處理,比如何種患者可以在社區進行處理、何種患者必須轉到上一級醫院治療等。這樣,社區醫生的診療技能得到逐步提高後,回到社區才能從容應對各種患者。第三,教會社區醫生篩查技術。現在我們為每個社區都配備了免散瞳的眼底照相儀。令我記憶深刻的是,當時在一個社區拍片的時候,從1000多例患者中篩查出了100多例伴有視網膜病變者,有10餘例幾乎全盲。而在這之前,患者對自己的眼底病變一無所知。現在每個社區醫院能診治100多例患者,每例患者都會做蛋白尿篩查、眼病篩查、還有最簡單的足病篩查(音叉加尼龍絲)。目前三個社區已篩查了2萬餘人,並有1萬餘人建立了檔案。

我們在活動進行了3年以後進行評估,發現社區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製達標率從8.9%提高到31.6%、慢性並發症篩查率從低於10%提高到46%、糖尿病知曉率從40%提高到90%,這個進步是驚人的。我們的模式是典型的三級醫院對接社區的無縫化管理,不是三級醫院醫生到社區,而是把三甲醫院的檢查方法改良成為既有科學性、又能夠超簡易操作的技術讓社區醫生來掌握,大大提高了社區醫生的成就感,同時很多社區醫生發表了很多優秀的文章,有的還晉升到了社區的主任醫師。

上海故事還在繼續】

在國外,他們把我的故事稱為“上海故事”。十年前我開始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沒有其他想法,隻是因為看過的患者越多,越是能體會糖尿病患者並發症發展到晚期時的痛苦,越是覺得應該在最基層、最早期對患者進行篩查。社區有自己的長處,尤其是醫改提出家庭醫生製、回歸最基層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等理念之後,我更覺得社區醫生應該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因為多數慢病真正需要到大醫院就診的比例不高,糖尿病隻占20%。

從2007年開始,整個上海都在推廣我們這種醫院-社區一體化的模式,衛生部也在向全國推廣,目前全國已有18家三級甲等醫院首先建立了實訓基地。我們就是要為社區醫生敞開門,讓他們接觸患者,最重要的是提高他們的技能。

我想把這個“上海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今年的ADA2015中國專場,我會再次講述這個故事,也感謝《中國醫學論壇報》和ADA能給我這樣一個機會。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第75屆美國糖尿病學會科學年會(2015ADA)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