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將迎來第22個世界糖尿病日。今年主題是“糖尿病:保護我們的未來”,把關注目標落在了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身上。但是,青少年糖尿病防控卻麵臨著難題――
11月14日將迎來第22個世界糖尿病日。今年主題是“糖尿病:保護我們的未來”,把關注目標落在了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身上。但是,青少年糖尿病防控卻麵臨著難題――
“甜蜜”的困局
糖尿病發病率呈上升的直線,發病年齡卻掉頭向下。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副主任委員、解放軍總醫院母義明教授感慨的指出,“上世紀90年代,年齡曾是判斷2型糖尿病的重要參考指標,35歲以下的患者就不能診斷為2型糖尿病,然而僅過了10年,這一指標已經作廢,2型糖尿病已急劇年輕化。”
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患者出現,逐步改變了糖尿病發病年齡圖譜。讓衛生部北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郭立新等糖尿病防治領域專家擔憂的是,如果這種趨勢得不到緩解,未來可能麵臨真正的難題: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高危人群未得到早期幹預,將在成年發展期為糖尿病患者,並給糖尿病防控工作帶來沉重社會和經濟壓力。
防控現狀:患者越來越年輕,“底”還未摸清(標題)
17歲的2型糖尿病患者劉未,早早知道了糖的可怕,他正讀高一,在緊張的學習中,還得2個月去一次糖尿病專科門診去檢查,每半年要去檢測尿微量白蛋白、眼底、空腹後C肽水平等,還得密切觀察胰島β細胞功能變化,他的生活與“尿糖、酮體、餐後2小時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這些陌生的指標相伴。
年輕的父母對劉未憂心忡忡:“他常常頭暈,精神似乎也不太好,我們以為是學習累的,帶他去醫院,醫生讓他去查血糖,結果嚇我們一跳。”劉未的生活,勾畫了一副“糖孩子”的典型形象:不喜歡運動,學習緊張,每天都要在書桌前耗上所有課餘時間。忙碌的父母親關注他的學習成績,遠超過他的生活方式,在他的飲食譜上:長長的單子上都是垃圾食品――全是他喜愛的碳酸飲料和快餐食品。
在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肖新華看來,像劉未這樣的患者已越來越多。在他接診的患者中,最年輕的2型糖尿病患者還不到10歲。肖新華本來專注與遺傳相關的1型糖尿病研究,但現在來就診的青少年患者,他都會詳細詢問病史,即使患者並不胖,也會詢問是否出現“由胖變瘦”的2型糖尿病特征變化,而且會觀察腋下、肘前、頸部、腹股溝區域是否有局部皮膚增厚或色素沉著,因為90%的患兒會有黑棘皮病。
今年,由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和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大學跨學科肥胖症研究中心合作開展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中國有170萬青少年飽受糖尿病之苦,還有2770萬人被認為是糖尿病前期 ,而與1994年相比,25-34歲中青年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了8倍 。
母義明針對這一數據指出,在170萬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中,哪些是2型糖尿病,並沒有具體的流調數據。這是當前防控青少年糖尿病的困局:對青少年的“底”還沒摸清。
而最讓“擋在校門外”的專家擔憂的是,我國18歲以下肥胖人群已經達到1.2億,其中五歲以下城市兒童肥胖率從2005年的5.3%上升到2010年的8.5% 。
肥胖是患2型糖尿病的重要高危因素。母義明指出,當高血糖與肥胖、高血壓、和血脂紊亂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會師”,不但加大了血糖控製的難度,而且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在日本和我國台灣地區,2型糖尿病青少年已超過1型糖尿病,這是一個警鍾。
防控難題:家庭和學校教育缺位(標題)
專家表示,當前糖尿病服務體係未充分適應需求,在引領改變個人生活方式和行為上,學校、家庭責任缺失。高危人群家庭缺乏主動意識、學校缺位、甚至漠視,是早期幹預“失靈”的重要因素。
北京天壇醫院內分泌科方紅娟博士對住院接受治療的年輕2型糖尿病患者調查發現,這些“糖孩子”多半在出現嚴重狀況才會接受治療,而學校的常規體檢中都不包括血糖、酮體等指標。也就是說,青少年糖尿病高危人群在學校接受常規體檢中幾乎不可能被發現,得到早期幹預的可能性非常低,這讓糖尿病防控工作非常被動。
多位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針對青少年的流行病學調研和早期幹預難以開展,因為“學校的門沒辦法進去”。專家指出,糖尿病早期發現、診斷和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排查和幹預,免不了要抽血,並了解學生的家族史、血壓、尿常規、尿糖及酮體等情況,但這些難以取得教育部門的支持和學校的理解。
記者了解到,目前學校教育中,缺少關於健康生活方式的幹預教材,而學校的生理衛生課缺乏相關疾病預防知識。郭立新指出,學校過分重視應試教育,學生運動時間嚴重不足,加之學習壓力大、睡眠時間短等都有可能導致或促進糖尿病的發生。
在這種情況下,糖尿病的早期幹預工作主要針對成年人群進行。與1型糖尿病不同,2型糖尿病患者典型症狀較少。這讓專家有理由擔憂,患者被診斷時往往已錯過早期幹預的“黃金時段”,青少年期有可能通過生活方式幹預的高危人群,沒有得到及時幹預,在成人期發病,並將不得不維係終身治療。
最讓記者意外的是,不少內分泌領域醫生認為,糖尿病防控工作目前被心血管疾病的防控工作主導,這並不利於糖尿病防控的開展。
在我國開展早期糖尿病幹預的衛生部疾病預防控製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內分泌與心血管病診治中心首席專家李光偉指出,目前各地探索糖尿病早期幹預工作,但卻被“打包”進了心血管防治指標。防控的關注點也位移到會不會減少死亡和心血管事件上麵,他認為應反思“一切圍繞預防心血管疾病轉”。
專家認為,糖尿病應作為獨立的疾病防控指標,雖然生活方式幹預能讓心血管疾病發生率降低,但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篩查、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幹預,應遵循糖尿病發病率和後期疾病損害來作為評估指標,有些是非常遠期的指標,這點和心血管疾病防控的特點有所區別。
采訪中也有專家指出,青少年群體的糖尿病發病率整體非常低,從成本-效益來說,這種不能立竿見影的早期幹預是否值得,有待商榷。而這種針對特定群體的幹預,不僅耗時耗力,也很難獲得財政支持和科研投入。所以國內針對青少年、尤其是學校內的幹預工作幾乎是空白。
防控建議:政府主導的“四位一體”模式
針對青少年糖尿病防控現狀,如何讓糖尿病防控工作“關口前移”?郭立新、肖新華等建議,應建立家庭、疾控部門、學校、政府共同參與的“四位一體”糖尿病防控體係。
專家指出,在阻止糖尿病年輕化和預防糖尿病發生時,各方應確立自己的責任。首先是家庭,應肩負起糖尿病患者的“前哨”作用,比如父母有糖尿病的,應該密切關注子女的健康狀況和生活方式;疾控和衛生部門的責任,是要在全社會開展普及教育工作,開展各種早期幹預工作,不僅要深入社區,還應該通過多種手段影響學校、家長,來推動對肥胖兒童的關注等;
學校的責任是積極與衛生和疾控部門配合,推動教育幹預計劃。在體檢中應針對高危兒童開展血壓、血脂、血糖的檢查,增加體育課程和適當緩解學生學習壓力,並有義務提醒家長關注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等。
郭立新指出,目前家庭健康氛圍缺乏值得關注,糖尿病的發生主要是由於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糖尿病的發生呈家庭和家族聚集現象,其主要原因是家係的基因缺陷以及家庭成員生活方式的相互影響。家庭對肥胖危害認識不足,甚至很多家長希望孩子稍胖一些,認為這樣的孩子更加“強壯”。有研究顯示父母均肥胖的兒童和青少年其發生肥胖的風險數倍於父母體重指數正常的家庭。家庭的飲食習慣、是否規律性運動、父母是否肥胖、對代謝疾病的認知對兒童青少年起很大的影響。
郭立新指出,青少年是兒童向成人過度的關鍵時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巨大的變化,是不穩定時期,需要加強心理護理。由於青春期心理不穩定,青春期糖尿病病人往往會產生更大的情緒波動,從而導致血糖波動大。病情的波動使病人時常對治療缺乏信心,發怒,拒絕配合治療,需要更大的耐心,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愛和理解,需要根據其特點製訂更加細致和合理的糖尿病的防治和治療計劃。很多時候各方麵人士並沒有關注這個特點。
1986年,李光偉等專家在黑龍江大慶市開展生活方式,來幹預糖尿病前期人群。577例糖耐量損害(IGT)患者進入對照組或生活方式幹預組,為期6年。結果顯示:生活方式幹預組糖尿病發生率降低51%。20年後隨訪發現,這些患者仍在獲益。李光偉指出,生活方式幹預能夠長期、有效、穩定地降低糖尿病的發生率,但這需要政府來支持,需要政府高度重視,製定各項綜合幹預政策和增加財政投入,並監督和保證幹預計劃的落實。
專家指出,糖尿病作為一種發生率高、病情嚴重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如果缺乏有效幹預,將給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我國是人口大國,糖尿病給整個社會帶來的經濟負擔的基數將會更大。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