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入院時診斷必須基於患者血流動力學狀態(GoR 1A);e-FAST可有效快速發現遊離液體(GoR 1A);血流動力學穩定時CT增強掃描是診斷的金標準(GoR 1A);多普勒超聲或超聲造影有助於評估脾髒血管及後續的隨訪(GoR 1B);CT損傷分級、遊離液體多少及出現假性動脈瘤並不能預示非手術治療失敗,也不能預測手術治療(GoR 1B)
診斷
入院時診斷必須基於患者血流動力學狀態(GoR 1A)
e-FAST可有效快速發現遊離液體(GoR 1A)
血流動力學穩定時CT增強掃描是診斷的金標準(GoR 1A)
多普勒超聲或超聲造影有助於評估脾髒血管及後續的隨訪(GoR 1B)
CT損傷分級、遊離液體多少及出現假性動脈瘤並不能預示非手術治療失敗,也不能預測手術治療(GoR 1B)
鈍性/穿透性損傷
不管損傷分級如何,對於血流動力學穩定且無腹內其他需要手術的髒器損傷時,應該首先嚐試進行非手術治療(GoR 2A)
中重度脾髒損傷進行非手術治療僅適用於:能夠提供重症監護、血管造影/血管栓塞/、可快速送手術及可快速獲取血液及血製品的單位,並且僅限於穩定或已經穩定的患者,且無其他需要進行手術的髒器損傷患者(GoR 2A)
脾髒損傷非手術治療禁忌症:無反應的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或存在其他剖腹指征(腹膜炎,空腔髒器損傷,內髒膨出等)(GoR 1A)
考慮行非手術治療的患者,應進行CT增強掃描以發現脾髒解剖損傷及其他相關損傷(GoR 2A)
血管造影/栓塞可作為血流動力學穩定且造影提示強化的患者的一線幹預手段,不論其損傷級別(GoR 2B)
大於55歲、高ISS評分、中-重度脾髒損傷是非手術治療失敗的強烈預測因子。出現這些因素的患者需要更加嚴密的重症監護,並且要提高警惕(GoR 2B)
決策時需要考下列因素:僅年齡>55歲,僅腹膜後巨大血腫,複蘇前低血壓,GCS<12與入院時紅細胞壓積低下,存在腹部相關損傷,CT提示強化,服用抗凝藥物,HIV,藥物成癮,肝硬化,輸血等。但是上述因素並不是非手術治療的絕對禁忌症(GoR 2B)
WSES II-III級脾髒損傷且存在嚴重的腦損傷時仍然可以考慮非手術治療(僅當手術和/或血管造影/栓塞可立即到位),否則應該進行脾切(GoR 1C)
血管造影/栓塞
血流動力學穩定及對複蘇可快速反應的中-重度脾損傷患者及CT提示血管損傷(強化,假性動脈瘤,動靜脈瘺)的患者可進行血管造影/栓塞(GoR 2A)
血管損傷的出血患者及腹膜後強化者,血管造影/栓塞應作為非手術治療的一部分(僅適用於血管造影/栓塞可快速到位的單位)。其他單位與出現血流動力學迅速惡化的情況下,應該進行手術治療(GoR 2B)
血管造影未發現造影劑外滲,但此前CT提示強化者,可考慮實施近端血管栓塞(GoR 2C)
對於血流動力學穩定的所有WSES三級脾損傷患者都應行血管造影/栓塞,不論CT是否提示強化(GoR 1B)
排除其他來源的出血後,血管造影/栓塞可考慮在選擇非手術治療且血流動力學穩定的持續出血的患者,不管CT是否提示強化(GoR 1C)
血流動力學穩定的WSES II級脾髒損傷患者,如果CT無強化,則不應常規進行血管造影/栓塞,但對於存在非手術治療失敗的危險因素時,可考慮預防性近端栓塞(GoR 2B)
輕至中度脾損傷存在單個血管異常(強化,假性動脈瘤,動靜脈瘺)時,當前文獻對於是實施近端還是遠端栓塞尚無定論。如果出現多個血管異常或嚴重脾損傷時,應實施近端或聯合的血管造影/栓塞(GoR 1C)
手術治療
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和/或存在相關損傷如腹膜炎或內髒膨出等需要外科探查的情況時需進行手術治療(GoR 2A)
中重度損傷即使是穩定的患者,如果當地無條件進行重症監護和/或當血管造影/栓塞不能快速到位時,應進行手術治療(GoR 2A)
血管造影/栓塞失敗、仍然存在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或紅細胞壓積顯著下降或需要進行連續輸血時應進行脾切除(GoR 2A)
手術中是否保留至少一塊脾髒仍然存在爭議,因而本指南無相關推薦(GoR 2B)
不推薦早期創傷情況下實施腹腔鏡脾切除(GoR 2A)
中重度脾髒損傷起初48-72小時內的臨床與化驗觀察及臥床休息是其治療基石(GoR 1C)
中重度脾髒損傷或紅細胞壓積下降或出現血管異常或潛在脾髒病例或凝血功能障礙及神經功能障礙時應考慮重複CT檢查(GoR 2A)
出現脾髒病理或凝血功能障礙及神經功能障礙者,出院後需進行CT隨訪(GoR 2B)。
輕度脾髒損傷應在4-6周內限製其活動,中至中度脾髒損傷者限製其活動的時間多達2-4月(GoR 2C)。
機械性預防VTE較為安全,沒有絕對禁忌症者應推薦作為所有損傷患者的治療(GoR 2A)
脾髒創傷無持續出血不是低分子肝素抗凝的絕對禁忌症(GoR 2A)
低分子肝素抗凝應在創傷後盡快進行,對部分頓性脾髒創傷接受非手術治療的患者是安全的(GoR 2B)
服用口服抗凝藥的患者,逆轉其作用的風險獲益情況需要個體化衡量(GoR 2B)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