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糖尿病患病率急劇增長,以往的觀點認為,β細胞功能障礙是中國人2型糖尿病的主要發病機製。但專家發現,β細胞功能障礙不足以解釋糖尿病患病率在過去40年間的急劇增長。同時,隨著國人生活方式演變,肥胖與2型糖尿病患病率呈平行上升趨勢。
中國糖尿病患病率急劇增長,以往的觀點認為,β細胞功能障礙是中國人2型糖尿病的主要發病機製。但專家發現,β細胞功能障礙不足以解釋糖尿病患病率在過去40年間的急劇增長。同時,隨著國人生活方式演變,肥胖與2型糖尿病患病率呈平行上升趨勢。《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顯示1、我國18歲以上成人2型糖尿病發病率已達10.4%,男性11.1%,女性9.6%。2、60歲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均在20%以上。3、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升高了2倍。4、未診斷的糖尿病患者占總數的63%。2型糖尿病發病趨勢如此嚴峻,那麼有關其最近的研究有哪些?請隨小編一起關注以下盤點內容:
【1】 Diabetologia: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變化與下肢截肢發生率的關係?
血糖水平升高是導致下肢截肢的危險因素之一,但血糖可變性是否會導致下肢截肢的獨立危險仍有待進一步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討50歲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隨訪8年期間訪視血糖變異性與輕度和重度LEA風險之間的關係。
本回顧性隊列研究納入了27,574名來自台灣國家糖尿病護理管理計劃、年齡≥50歲的2型糖尿病華人。以空腹血糖(FPG-CV)和糖化血紅蛋白(A1c-CV)的CVs作為血糖可變性指標。利用Cox比例危險模型分析了血糖可變性對LEA事件發生率的影響。
研究過程中,中位隨訪時間8.9年,共觀察到541例LEA發病病例,大概發病率為2.4‰。經多元校正後,我們發現FPG-CV和A1c-CV與輕度LEA顯著相關,其中FPG-CV和A1c-CV的第三個三分位對應的HRs分別為1.53 (95% CI 1.15, 2.04)和1.34 (95% CI 1.02, 1.77)。此外,這些關聯在糖尿病病程較長(≥3年)的老年人中比病程較短(<3年)的老年人更明顯(p < 0.01)。
研究表明,糖化血紅蛋白和FPG的訪視變化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小腦損傷的重要預測因素,特別是對那些糖尿病病程超過3年的患者。
【2】 Diabetes Obes Metab:美國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發生率
近日,代謝內分泌疾病領域權威雜誌Diabetes Obesity & Metabolism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該研究旨在比較1型糖尿病(T1D)和2型糖尿病(T2D)患者與無糖尿病者下肢截肢(LEA)的發生率,並評估LEA時主要合並症和誘發因素。
研究人員通過IBM MarketScan數據庫中2010-2014的受益人確定了T1D和T2D隊列。對於每位T1D和T2D患者,隨機選擇1名沒有糖尿病且在時間、性別和年齡上匹配的患者。研究人員使用多變量Cox比例風險模型估算調整後的風險比(aHRs)和95%置信區間。
在120129名T1D和1700000名T2D患者的配對隊列中,T1D患者的LEA發生率高於T2D患者,最常見的病例為較輕微的LEA(每1000 PY分別為4.85和1.53人),大部分是腳趾截肢(每1000 PY分別為4.49和 1.43人)。與年齡、性別和時間相匹配的非糖尿病患者相比,T1D和T2D患者合並症更多,LEA發生率更高[每1000 PY分別為6.02 vs. 0.14人;aHR為22.47(16.42–30.73)和每1000 PY分別為1.90 vs. 0.23;aHR為4.64(4.32-4.98)]。
由此可見,該研究的數據顯示,與沒有T1D和T2D的患者相比,T1D和T2D的患者LEA的發生率更高,尤其是輕微LEA,在T1D和T2D患者中的風險更高。考慮到已知的和可測量的LEA危險因素,可以將相對風險降低近一半;LEA的大多數病例都是較輕微的LEA-腳趾截肢。
【3】 Diabetologia:2型糖尿病發病率和患病率的職業有無相關性?
工作場所是預防2型糖尿病的一個潛在的重要場所,第一步是確定哪些職業是這種疾病的常見和/或風險高的影響因素。因此,我們的目標是分析瑞典所有職業人群的2型糖尿病發病率和患病率。
這項全國性的研究包括了所有出生在1937年至1979年之間、2001年至2013年之間有收入的瑞典公民(N = 4,550,892人),並通過國家登記跟蹤了2006年至2015年期間的糖尿病診斷(N = 201,717人)。2013年患病率(平均年齡51歲;範圍35-67)和年齡標準化發病率(每1000人年)分析了30個最常見的職業男性和女性。通過國家征兵(平均年齡18歲)和醫療出生登記(平均年齡29歲)獲得BMI、身體健康和吸煙的信息。
研究結果顯示,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男性為5.2%,女性為3.2%;男性中最高的是機動車司機(8.8%),女性中最高的是製造業工人(6.4%)。不同職業人群的發病率差異很大。在男性中,製造業工人(9.41)和專業司機(9.32)最高,大學教師(3.44)最低。女性的發病率最高的是製造業工人(7.20)和清潔工(6.18),最低的是物理治療師(2.20)。我們發現,在這些職業群體中,甚至在年輕時,超重和吸煙的患病率以及身體健康水平方麵存在重大差異。
研究表明,職業司機、製造業工人和清潔工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是大學教師和物理治療師的三倍。這些差異很可能反映了生活方式風險因素患病率的巨大差異。如果工作場所的幹預措施能夠減輕這些職業的員工的體重,增加他們的體力活動,可能會對他們的健康產生重大影響。
【4】 Diabetes Obes Metab: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水平與心腎結局和死亡之間的關聯
近日,代謝內分泌疾病領域權威雜誌Diabetes Obesity & Metabolism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在EMPA-REG結局試驗中,研究人員探討了隨機化分組前尿酸水平三分位數(<5.20mg/dl、5.20-6.51mg/dl和≥6.51mg/dl)與心血管(CV)死亡、心衰住院(HHF)、HHF或CV死亡、全因死亡率、三點重大CV不良事件(3P-MACE)以及腎病的發生或惡化之間的相關性。
2型糖尿病和CV疾病患者接受了依帕列淨或安慰劑治療。基線血漿尿酸中位數為5.80mg/dl,基線特征在三分位數各組間均衡。
基線尿酸水平與患者心腎結局相關:在安慰劑組中,最高/最低三分位數相比,3P-MACE、HHF或CV死亡以及腎病的發生或惡化的多變量風險比分別為1.22(95%置信區間0.89-1.67;P=0.2088)、1.51(1.02–2.23;P=0.0396)和1.77(1.33–2.34;P<0.0001)。當作為連續變量進行檢驗時,基線尿酸與安慰劑組的所有結局相關。依帕列淨改善了三分位數各組患者的心腎結局,所有相互作用P>0.05。
由此可見,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水平與心腎結局和死亡有關,但需要進一步探究這種關係。
【5】 Cell Rep:2型糖尿病新希望:腸道菌群代謝物「對甲酚」恢複胰島功能
近日,法國巴黎大學的Dominique Gauguier團隊在Cell Reports上發表重要工作,發現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血漿中一種腸道菌群的代謝物——對甲酚含量顯著不同,並且通過離體和動物實驗證明,治療劑量的對甲酚有助於恢複胰島素的分泌並維持體內葡萄糖穩態,具有潛在的生物標誌物和治療作用。
研究發現對甲酚可作為2型糖尿病預測的新的生物標誌物,並對胰島功能的恢複作用顯著。盡管目前還有待進一步臨床實驗的證明,鑒於對甲酚與腸道菌群的緊密聯係,研究者提出通過飲食對腸道菌群作出精細調節,進而改善2型糖尿病症狀的可能性,為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開辟新思路!
【6】 Diabetes Obes Metab:達格列淨加沙格列汀聯合二甲雙胍可減少2型糖尿病患者的肝髒脂肪和脂肪組織體積
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製劑達格列淨和二肽基肽酶4抑製劑沙格列汀的固定劑量組合被批準用於改善2型糖尿病(T2D)成年患者的血糖控製。近日,代謝內分泌疾病領域權威雜誌Diabetes Obesity & Metabolism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磁共振成像(MRI)檢查用於評估達格列淨、沙格列汀加二甲雙胍與格列美脲加二甲雙胍治療52周後對肝髒脂肪(質子密度脂肪分數[PDFF])以及內髒和皮下脂肪組織體積的影響。
這是一項為期52周的多中心、隨機、雙盲、平行分組的MRI亞組研究,評估了達格列淨 10mg/天加沙格列汀 5 mg /天與滴定劑量的格列美脲(1、2、3、4、6 mg)治療對82例接受超過1500 mg/天二甲雙胍治療的T2D患者(HbA1c為7.5%–10.5%)的療效和安全性。分析是探索性的,不能控製多重因素。
研究人員對59例患者進行了MRI檢查;分別分析了59例和57例患者的肝髒脂肪和脂肪組織體積。與格列美脲加二甲雙胍治療組相比,在第52周時,達格列淨加沙格列汀加二甲雙胍治療組肝髒脂肪比基線降低了30%以上(P=0.007),脂肪組織體積減少了10%以上(P<0.01)。在全研究人群中,達格列淨加沙格列汀加二甲雙胍治療52周後,降低了患者體重、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水平。
與格列美脲相比,達格列淨加沙格列汀可顯著降低了T2D患者肝髒脂肪和脂肪組織體積,並降低了血清肝酶水平,這表明二甲雙胍治療的T2D患者接受達格列淨加沙格列汀治療可獲得良好的代謝譜。
【7】 JCEM:較高的脂聯素水平可預測2型糖尿病患者癌症發病率
盡管在臨床前研究中脂聯素顯示出有益的心髒代謝作用,但自相矛盾的是,在流行病學研究中,較高的循環脂聯素濃度與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腎髒結局以及死亡率有關。另一方麵,糖尿病也與患癌症的風險增加有關。近日,內分泌和代謝性疾病領域權威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員通過2型糖尿病患者隊列,旨在前瞻性地探究循環脂聯素濃度與癌症發病之間的關係。
研究人員從香港西糖尿病登記處招募的5658名參與者,測量了他們基線血清脂聯素濃度,並使用多變量Cox回歸分析評估循環脂聯素濃度與癌症發生率和與癌症相關死亡之間的關聯,脂聯素的風險比(HR)指血清脂聯素濃度每增加一倍的相應風險。
在大約6.5年的中位數隨訪期間,分別有7.53%和3%的參與者患了癌症並出現了癌症相關死亡。與那些無癌症患者相比,癌症患者(9.8 ug/ml vs. 9.1 ug/ml)與癌症相關死亡患者(11.5 ug/ml vs. 9.3 ug/ml,p<0.001)血清脂聯素濃度明顯更高。此外,在多變量分析中,血清脂聯素濃度與癌症發生(HR為1.19,95%CI為1.05-1.35,p=0.006)和癌症相關死亡(HR為1.23,95%CI為1.03-1.47,p=0.024)均獨立相關。
由此可見,較高的血清脂聯素濃度與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癌症和癌症相關死亡之間獨立相關,表明除了心血管疾病和腎髒疾病中存在脂聯素悖論外,還可以在另一種糖尿病並發症中觀察到。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