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今年24歲了,卻一直為自己的身高發愁,原因是他隻有一米五的個頭,而他的父母親身高是正常的,以致他一直都找不到稱心的工作,也沒有女孩子喜歡。苦惱的他來到了醫院的內分泌門診,向醫生訴說了這一切後,焦急地問:“我還能長高嗎?”
小王今年24歲了,卻一直為自己的身高發愁,原因是他隻有一米五的個頭,而他的父母親身高是正常的,以致他一直都找不到稱心的工作,也沒有女孩子喜歡。苦惱的他來到了醫院的內分泌門診,向醫生訴說了這一切後,焦急地問:“我還能長高嗎?”
關於這個問題,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到底影響身高的因素有哪些,影響身高的因素有很多,簡單地歸納為以下幾點:
1、遺傳:生長發育受先天和後天的因素共同影響,其中遺傳是重要的先天因素。
2、營養:營養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也是維持正常身高的條件之一。
3、運動:運動有助於青少年骨骼的生長。
4、環境: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心理環境。良好的自然、社會和心理環境對生長也至關重要。
5、生活習慣:內容包括極廣,如飲食、運動、衛生、睡眠、作息製度、勞逸結合情況等等。
6、內分泌因素:體內的一些激素水平會影響骨骼的發育,如生長激素,性激素,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
7、其他:如種族,性成熟早晚,遠近親婚配,醫學進步等。
什麼是矮小症?隻要身高低於同地區、同種族、同年齡、同性別平均身高兩個標準差者在醫學上稱為矮小症。常見的矮小病因有:
1、內分泌性矮小:如生長素缺乏、甲狀腺素低下等,可通過生長素激發試驗和檢測甲狀腺素確診。性早熟所致成年身高低也屬此類。性早熟者與一般矮小不同,由於發育提前,成長期身高可高於同齡人,但生長停止也早,最終身高常常較矮。
2、遺傳性身材矮小:除少數能查出家族中同患某種疾病的外,多數缺乏有效治療手段。
3、營養性矮小:一般性“挑食”不至於引起身材矮小,僅見於長期慢性病的患者。此類病人不需要進行增高治療,隻要有效治療原發病,調整營養就能長高。
4、宮內發育遲緩:患兒出生時身長、體重低,出生後半年內未能實現有效追趕,成年身高也低。
5、染色體疾病:如特納綜合症、唐氏綜合症等,通過染色體檢查可確診。
6、遺傳代謝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粘多糖病。
7、體質性青春期延遲:即所謂的“晚長”,這一類人群常有家族史,一般不需要治療,最終也能達到正常身高。如疑屬此類,應定期檢查骨齡,並做成年身高預測。
8、骨骼係統疾病:如軟骨發育不良、成骨不全等。
想要知道是否還能長高,除了一般的體格檢查外,需要做什麼檢查呢?
1、骨齡片:可以了解骨齡及骨骺是否已經愈合,從而判斷是否還有長高的可能。骨齡大於年齡(如8歲兒童骨齡為10歲)多見於性早熟,甲狀腺功能亢進症。骨齡小於年齡(如8歲兒童骨齡為6歲)多見於生長激素缺乏症、性發育遲緩等。若骨骺已閉合則再長高機會較小。
2、生長激素水平,必要時行生長激素興奮試驗,如胰島素低血糖試驗、精氨酸興奮試驗等,了解身材矮小是否由於生長激素的缺乏導致的骨骼發育受阻。
3、染色體核型檢查。
4、甲狀腺功能、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結合蛋白-3檢測。
5、頭顱CT或MRI檢查,看腦垂體大小及有無占位性病變。
6、血尿便三大常規,肝腎功、血糖檢查。
矮小症的治療措施取決於其病因,病因不同,治療也有所不同。並不是所有的矮小症都需要用生長激素治療,而有些疾病用生長激素治療是不必要及無效的。故發現孩子有矮小的傾向時,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檢查,通過骨齡測定、生長激素激發試驗、甲狀腺功能測定等檢查明確原因。
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rhGH)的出現已使億萬矮小兒童受益,目前可用於治療生長激素缺乏症、特發性矮小、小於胎齡兒、Turner綜合征、Prader-Willi綜合征、慢性腎功能衰竭等引起矮小的疾病。一般認為,重組人生長激素的應用適應證是:①身高低於同年齡同性別正常兒童第3百分位以下;②生長速率<4cm/年;③骨齡落後實際年齡2年以上;④兩種生長激素興奮試驗示生長激素分泌均不正常,生長激素激發峰值<5μg/L為完全性生長激素缺乏,峰值在5-10μg/L為部分性生長激素缺乏。⑤血清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0.5U/ml。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身材矮小。
甲狀腺功能低下所致矮小可給予甲狀腺素治療;營養不良所致者應從改善營養、調整飲食入手;全身慢性疾病引起者應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家族性矮小應從改善生活環境,加強營養和運動、保證充足高質量的睡眠等促進其生長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發揮;社會心理因素所致者改善其社會心理狀況等等。令外,充足的營養、高質量的睡眠、充分地運動、少生病,是促進兒童身體增長的四大法寶,隻有以整體的觀點對待矮小症的治療,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