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研究表明,治療幽門螺杆菌可能不會預防以粘膜腸上皮化生(IM)為背景粘膜的異時胃癌。
一項新研究表明,治療幽門螺杆菌可能不會預防以粘膜腸上皮化生(IM)為背景粘膜的異時胃癌。
作者研究發現,幽門螺杆菌根除在致癌作用相關分子改變上沒有明顯變化。
羅格斯大學的Kiron M. Das博士及其同事們首次闡明IM患者的致癌作用的分子標記,
這項橫斷麵研究包括131例接受了內鏡下胃腫瘤切除術患者,以及22例慢性胃炎的對照組患者。
他們評估了MSI(微衛星不穩定),hMLH1、CDKN2A和APC基因的甲基化狀態,並使用單克隆抗體 (mAb)Das-1評估免疫反應性。
與對照組相比,MSI和mAb Das-1反應性在幽門螺杆菌陽性和陰性組均明顯增高,提示MSI和mAbDas-1反應性與胃腫瘤形成相關(MSI比值比為5.06;mAb Das-1反應性比值比為2.51)。
然後,研究人員記錄了參與了一項幽門螺杆菌治療的隨機試驗的19例幽門螺杆菌根除患者和17例未根除患者一年的分子標記的表征變化。
這項研究於2015年12月15日在線發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上,幽門螺旋杆菌根除沒有明顯扭轉任何分子的改變,包括MSI、主要終點、其他甲基化狀態、mAb Das-1反應、次要終點。
“我們正在計劃進一步研究確定IM的表型,尤其是mAb Das-1相關的結腸表型,這可能有利於高危患者的早期識別,” Das博士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
醫學論壇網編譯自:
Treating H. Pylori May Not Prevent Gastric CA in Background Mucosa.January 15, 2016.Medscape.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