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李彥等發文,旨在研究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聚乙二醇幹擾素(PEG-IFN)治療過程中血清γ-幹擾素誘導蛋白-10(IP-10)、γ-幹擾素誘導單核因子(Mig)及調節激活正常T淋巴細胞表達和分泌因子(RANTES)水平變化特點及其對PEG-IFN療效的預測價值。研究指出,基線血清IP-10、Mig水平對經PEG-IFNα治療的HBeAg陽性CHB患者獲得SVR有一定的預測價值,其中Mig預測價值較高。本文於2016年2月6日在線發表在《臨床肝膽病雜誌》上。
近日,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李彥等發文,旨在研究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聚乙二醇幹擾素(PEG-IFN)治療過程中血清γ-幹擾素誘導蛋白-10(IP-10)、γ-幹擾素誘導單核因子(Mig)及調節激活正常T淋巴細胞表達和分泌因子(RANTES)水平變化特點及其對PEG-IFN療效的預測價值。研究指出,基線血清IP-10、Mig水平對經PEG-IFNα治療的HBeAg陽性CHB患者獲得SVR有一定的預測價值,其中Mig預測價值較高。本文於2016年2月6日在線發表在《臨床肝膽病雜誌》上。
本研究收集2012年2月-2013年12月於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接受PEG-IFNα-2b治療的HBeAg陽性CHB患者53例,其中46例完成48周治療後繼續隨訪24周,根據有無出現持續病毒學應答(SVR)分為A組(出現SVR,n=17)和B組(未出現SVR,n=29)。測定患者基線,治療12、24、48周及治療後24周外周靜脈血清IP-10、Mig、RANTES、HBV DNA、HBsAg及ALT水平。計量資料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組內兩兩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相關性采用Pearson相關係數分析。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
患者基線血清IP-10、Mig水平A組顯著高於B組,HBsAg水平A組則低於B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值分別為2.696、2.963、2.401,P值均<0.05)。患者基線IP-10、Mig與ALT水平呈正相關,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r值分別為0.570、0.317,P值均<0.05)。與基線比較,治療12、24周時的血清HBV DNA、HBsAg、ALT和Mig水平均顯著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12周時t值分別為2.126、2.217、2.376、2.776,24周時t值分別為2.635、2.453、2.627、2.803,P值均<0.05)。46例患者治療前、治療12及24周時2組患者的IP-10、Mig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A組內,與基線比較,12、24周時的Mig水平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值分別為3.061、3.105, P值均<0.01);B組內,與基線相比,24周時血清Mig水平顯著降低(t=2.632,P<0.01)。基線血清IP-10、Mig和HBsAg水平對SVR均有預測價值(P值均<0.05)。46例患者中基線Mig>80 pg/ml的20例患者中獲得SVR 12例(60.0%),基線Mig<80 pg/ml的26例患者中僅有5例(19.2%)實現SVR,兩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06, P<0.01); 46例患者中基線IP-10>120 pg/ml 的25例患者中獲得SVR有12例(48.0%), 基線IP-10<120 pg/ml的21例患者中5例(23.8 %)實現SVR ,兩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86, P<0.05)。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