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肖春陽等發文,旨在采用基因芯片技術篩選預測乙型肝炎肝硬化發生的風險基因。研究指出,基因芯片分析方法篩選並驗證出的6個高風險基因有助於預測CHB患者有無肝硬化發生的可能性,可以作為預測乙型肝炎肝硬化發生的診斷基因。本研究於2016年06月08日在線發表在《臨床肝膽病雜誌》上。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肖春陽等發文,旨在采用基因芯片技術篩選預測乙型肝炎肝硬化發生的風險基因。研究指出,基因芯片分析方法篩選並驗證出的6個高風險基因有助於預測CHB患者有無肝硬化發生的可能性,可以作為預測乙型肝炎肝硬化發生的診斷基因。本研究於2016年06月08日在線發表在《臨床肝膽病雜誌》上。
本研究收集2008年4月-2010年12月於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就診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40例,建立蕊片篩選風險基因隊列(分為5組:S0、S1、S2、S3、S4;每組8例),肝活組織病理學檢查確定肝纖維化分期(以Scheuer病理評分為標準),另留取臨床資料和肝組織樣本。采用人Affymetrix基因芯片技術檢測CHB患者肝組織的基因表達譜,微陣列顯著分析(SAM)和微陣列預測分析(PAM)篩選預測肝硬化發生的風險基因組。實時定量PCR驗證風險基因mRNA在肝組織中的表達情況。分類資料采用χ2檢驗進行比較;符合正態分布的連續變量比較采用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進一步兩兩比較采用SNK-q檢驗;不滿足正態分布的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檢驗。
Affymetrix基因芯片共篩選出1674個差異表達基因,差異基因聚類分析顯示肝纖維化分期不同,組間的基因表達也存在差異,從而提示基因表達譜與組織纖維化分期存在較好的一致性。以4種不同的分類法分析,SAM篩選出87個顯著基因,進而采用PAM篩選出14個“高風險”基因。實時定量PCR驗證得出6個風險基因(CD24、CXCL6、EHF、ITGBL1、LUM 和 SOX9)在各組間的(S0、S1~S3和S4)的表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其在S1~S3組和S4組中的表達較S0組均顯著上調(P值均<0.05)。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