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cm胃底腫物內鏡下被切除。
與外科手術相比,內鏡下切除消化道良惡性腫瘤的技術具有創傷小、恢複快、並發症少等優勢。其中,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黏膜挖除術(ESE)為難度係數較大的手術方式,對麵積較大、累積較深的病變能進行完整的切除,有效降低腫瘤殘留及複發率。
羅湖醫院消化內科在消化內鏡下切除消化道腫瘤
已積累了大量豐富的經驗
近日又有新的突破
在胃鏡下成功切除4.5cm大腫物!
該記錄刷新了羅湖醫院
內鏡下切除胃腫物大小的新記錄!
4.5cm胃底腫物內鏡下被切除
近日,52歲的陳先生因為“腹痛、排黑便2天”就診於深圳市羅湖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考慮到存在消化道出血可能,立即安排胃鏡檢查發現胃底有個直徑近5cm巨大腫物,中央可見凹陷(潰瘍),已形成潰瘍,考慮患者因消化道出血導致了黑便。患者腫物較大,不排除惡性腫瘤的可能,若不進一步檢查、治療,腫物則有繼續生長,隨時有癌變、消化道大出血甚至失血性休克而死亡的可能。
患者入住消化內科後,餘細球主任建議完善胸腹部增強CT及超聲內鏡檢查。通過CT檢查也看到胃底一直徑約4.5cm軟組織,高度懷疑腫瘤,萬幸的是,周圍淋巴結及鄰近器官未見轉移灶。
憑多年醫療經驗,餘細球主任考慮胃間質瘤可能性大。但進一步確診還需病理證實。對陳先生進一步完善超聲內鏡檢查,證實病變位於胃壁第四層固有肌層,單純胃鏡下取活檢難以取到有效病理組織。
消化內科團隊的餘細球主任、李曉東副主任詳細了解陳先生的病情後,認為胃內的腫物雖然體積大,但邊緣完整、無淋巴結及遠處轉移灶,仍有內鏡下切除的機會!內鏡下切除腫物能保存胃的完整性,極大程度上避免胃大部分切除、及術後的反流等常見並發症。而且胃間質瘤極少出現淋巴結及周邊轉移,切除腫物本身即可治愈。
在告知患者內鏡下治療及外科手術治療的利弊後,患者同意選擇內鏡下切除腫物。
在充分的術前評估及術前準備後,手術醫生李曉東副主任醫師在消化內鏡室行氣管插管麻醉下的護航下、采用內鏡下粘膜剝離術(ESD)成功切除腫瘤。李醫生先對胃腫瘤周邊進行粘膜下注射形成保護水墊,內鏡下用IT刀切開粘膜下層達到固有肌層,慢慢對胃腫物逐步剝離,成功將這個巨大腫瘤完整切除,並用尼龍繩荷包縫合漂亮地封閉了創麵。
術後陳先生恢複良好,第二天即進食,下床活動,4天後出院。最後病理證實低度惡性胃間質瘤。
科普時間
胃間質瘤
胃間質瘤是胃部的一種特殊腫瘤,來源於間葉細胞,具有惡性傾向,是由低度惡性到高度惡性的一個漸進發展過程,腫瘤越大越容易惡變。因為早期都是良性的,原則上<1cm的胃間質瘤可以隨訪,但是它有潛在的惡變可能,建議早期進行內鏡下手術。
不同於胃癌,胃癌是生長於胃表麵粘膜層,而胃間質瘤大多數生長於胃粘膜層下麵,大多比較深,位於固有肌層。所以早期比較隱蔽,大了後突向胃壁顯現。
傳統治療方法是外科手術切除腫瘤及周圍一部分胃組織。但外科手術創傷大,住院時間長,費用高。目前,隨著內鏡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胃間質瘤均可以在內鏡下微創切除,保留胃的完整性,創傷小,住院時間短,費用低。諸多臨床研究也顯示小於5cm的胃間質瘤內鏡下切除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方式,可以與外科手術媲美。
內鏡技術:ESD
內鏡粘膜下剝離術(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在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新技術,內鏡下使用高頻電刀與專用器械,將胃腸道>2cm的病灶(包括胃腸道早期腫瘤)與其下方正常的粘膜下層逐步剝離,以達到將病灶完整切除的技術。
近年來,隨著內鏡診療技術及器械的不斷進步,內鏡粘膜下剝離術(ESD)治療消化道良性腫瘤及消化道早期癌症病變往往可取得與外科手術相似的治療結果,且具有微創、不改變消化道結構、避免外科手術風險及減少術後生活質量下降等優點,是一種經濟、安全、可靠的治療消化道淺表性病變的方法。ESD治療的優勢在於不需要外科手術就能完整切除腫瘤組織。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