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

如何預防胃癌的發生?

作者:佚名 來源:秦旭東 日期:2022-01-26
導讀

         胃癌應該如何避免?

關鍵字:  胃癌 

        一日三餐外賣,工作到深夜,全靠咖啡和濃茶支撐,下班後隨便買點路邊攤填填肚子,偏偏應酬聚餐沒少喝酒,這已經成為很多人的日常,如此胡吃海塞,胃疾病自然開始向身體進軍!

        俗話說“十胃九病”你知道快節奏的生活,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毀掉一個胃需要多長時間嗎?

        在相關報道中,20多歲慢性胃炎,甚至胃癌的年輕人並不少見。

        所謂“十胃九病”,說的是10個人裏麵9個人都有胃病!

        而在胃病中最為常見的病症就是胃炎,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人們不注意飲食與生活作息,是很容易出現胃炎的。作為最常見的消化係統疾病,胃炎一般可以分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兩大類。在胃內窺鏡檢查門診確診的胃病患者中,有超過80%的病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

        對於患有胃炎的人,尤其是對一些老胃炎患者來說,很擔心最後會不會發生成胃癌!當然,胃炎是不會突然間發展成胃癌。胃癌的發生主要是由正常胃黏膜上皮細胞轉變為癌細胞,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發展為胃癌之前,需經曆一個癌前變化過程,這個過程所有人都有必要認真對待。

        從胃炎到胃癌隻需要四步!

        我們的胃,每天都要為我們人體消化大量食物,一旦有了胃病,如果不加控製,大多數胃癌的發展遵循如下規律:

        慢性淺表性胃炎

        胃外層有一道防線——胃黏膜,從內到外分為4層,黏膜層、黏膜下層、固有肌層和漿膜層。

        健康的胃發展成慢性淺表性胃炎,隻會危及黏膜層和黏膜下層,所以症狀隻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或非潰瘍性消化不良而已,並不是胃黏膜真的有了慢性炎症。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疾病,離胃癌的距離還很遙遠,絕大患者都不會發展成胃癌。

        萎縮性胃炎

        隨著胃炎時間的推移和程度的加深,就有可能發展成慢性萎縮性胃炎。此時的症狀多為消化不良、腹脹、食欲減退等,人也容易消瘦,吃一點就飽。不過也不用太擔心,萎縮性胃炎發展成胃癌需要幾年或幾十年,隻有1%的患者會發展成胃癌。所以你有充足的時間來改變,如果有幽門螺旋杆菌就必須根除治療,還需定期複查。

        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

        腸上皮化生被稱為胃癌的前奏,是因為胃黏膜上皮長期受到炎症的刺激,導致胃黏膜上皮部分細胞變成腸型粘膜上皮細胞,喪失正常胃功能。

        腸上皮化生又分為完全型和不完全型,其中完全型發展成胃癌的可能性很小,控製好病情、減少炎症可以幫助逆轉局勢。但是不完全型的風險就比較高,與胃癌關係密切,需要積極控製或切除,定期內鏡檢查。如果腸上皮化生沒有得到控製,就會導致胃黏膜嚴重受損,可能發展成異型增生。

        輕度異型增生有20%的癌變率,重度異型增生有70%的癌變率,所以一旦發現就要盡早治療或手術切除。 最後一步就是胃癌了,如果前麵步驟的預防工作做好了,大部分人是不會走到這一步的。

        導致胃黏膜萎縮的罪魁禍首有哪些?

        1、膽汁反流

        長期吸煙喝酒、老年人以及胃動力減弱會導致膽汁反流。還有切除膽囊、幽門括約肌鬆弛以及膽囊多發性結石同樣也會引起膽汁反流。膽汁反流跟慢性萎縮性胃炎息息相關,因為膽汁中的膽鹽和膽酸可破壞上皮細胞脂蛋白,胃黏膜碳酸鹽分泌受到抑製,同時也會影響胃黏膜保護酶活性,但是同樣會使得胃酸分泌增多。

        2、不良的生活和飲食習慣

        吃的蔬菜和水果太少、吃肉類和蛋類太多、喜歡吃過燙和高鹽等刺激性的食物、濫用水楊酸類藥物等同樣會引起慢性萎縮性胃炎。

        3、幽門螺旋杆菌感染

        幽門螺旋杆菌感染已經被列為一類致癌物質,這是導致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幽門螺杆菌長時間依附在胃黏膜,會分泌一些細胞毒素,如尿素酶、蛋白和細胞空泡毒素等,減弱胃酸殺滅能力,進而破壞胃黏膜屏障,甚至會使得胃黏膜受到損傷。

        4、體內缺乏維生素

        經過研究發現,萎縮性胃炎病人體內缺乏葉酸和維生素B12,也有一部分患者伴有長期幽門螺杆菌感染,這樣可抑製胃粘膜分泌維生素C,清除亞硝酸鹽以及氧自由基的能力減弱,進而加重慢性萎縮性胃炎病變程度。

        5、免疫性因素

        自身免疫力也跟萎縮性胃炎有關,免疫係統接收到錯誤信號,會直接攻擊胃黏膜健康細胞,進而導致慢性損傷。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胃癌患病率增加呢?

        8個壞習慣,正在毀掉你的胃

        1. 愛吃燒烤、油炸食物

        “胃癌是典型的與飲食習慣有關的疾病,大家熟知的燒烤、油炸類食品能誘發癌症。”臨床中發現30歲到40歲的胃癌患者中,過半的人都愛吃燒烤或麻辣燙。尤其是有些地區的人們口味重,喜歡吃燒烤,但食物經過燒烤或煙熏後,容易產生如3-4苯並芘和環芳烴類物質,這些都是明確的致癌原。

        2. 吃得太鹹

        除了燒烤,高鹽飲食也與胃癌的發生有著密切關係。世衛組織規定的是,每人每天的鹽攝取量為5克,超過了這個量,食鹽中的高滲透液會破壞胃黏膜,長此以往,也容易誘發胃癌。泡菜、香腸、臘肉等等也都是高鹽食物,所以一定要少吃。

        3. 飲食不規律

        經常三餐不定時者發生胃癌的危險性是正常人群的1.3倍,生氣進食為1.5倍,喜食燙食為4.22倍。如果上麵這幾條都有,患胃癌的相對危險性將會明顯提高。

        4. 經常熬夜

        雖然目前難以確定胃癌與睡眠不足的關係,但有研究顯示睡眠不足會降低胃部血液流量,削減胃的自保能力,大大增加患胃潰瘍的機會。

        5. 吸煙、喝酒

        吸煙與胃癌也有著一定關係。煙霧中含有苯並芘、多環芳香烴等多種致癌物,是胃癌的誘發因素。而喝酒很容易損傷胃黏膜,引發胃出血。最安全的飲酒值是0。

        6. 幽門螺杆菌感染

        幽門螺杆菌,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因素,尤其胃癌。所以日常生活中最好分餐,不要嘴嚼食物喂孩子,避免幽門螺杆菌的交叉感染,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

        7. 壓力太大

        經常遇到在工作壓力大、生活不順心的時候發生胃病的患者。這些患者長期精神壓力過大,導致植物神經紊亂:胃液分泌失調、胃黏膜血供減少等,輕者表現為胃口不好,嚴重者可導致胃潰瘍發生、甚至出現急性出血。所以,我們胃腸醫生經常跟患者說,胃潰瘍是“愁出來的病”。

        8. 過度肥胖

        隨著肥胖人群的增加,患上胃食管反流的人越來越多,胃的近端反反複複被反流上來的胃酸刺激,患癌的幾率明顯增加。所以,控製體重,不僅對預防心腦血管病上有益,還對預防癌症,特別是胃癌有益。

        濟南中醫腫瘤醫院溫馨建議:

        日常生活中除了健康飲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還應保持良好的心態,學會減壓,否則會陷入“心情不好→胃部不適→心情更不好→胃部症狀更嚴重”的惡性循環中。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