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5歲。因“腹脹、腹瀉伴下肢浮腫2個月”入院。診斷為小腸淋巴管擴張症。予低脂飲食、補充白蛋白及利尿、補充腸道有益菌等治療後,患者腹瀉症狀有所緩解。
小腸淋巴管擴張症(IL)是一種臨床上少見的疾病,由瓦爾德曼(Waldmann)於1961年首次報告。該疾病是一種蛋白丟失性腸病,其發病機製未完全明確。
在IL患者中,由於各種原因致局部淋巴管狹窄,使得淋巴液回流受阻,淋巴管頂端擴張甚至破裂,富含蛋白質及淋巴細胞的淋巴液漏入腸腔或胸腹腔,在造成胸腹腔積液及乳糜瀉的同時,還可造成低蛋白血症和低淋巴細胞血症。因而,低蛋白血症、漿膜腔積液及外周血淋巴細胞數下降等是其臨床特征。
發病機製
該疾病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IL常發生於兒童和青少年,目前發病機製不明確,一般認為可能與先天性淋巴管發育不良有關。有報告稱,一些調節因子如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VEGFR)3、淋巴管內皮細胞透明質酸受體(LYVE)-1等在局部黏膜內表達改變可能與IL發病有關。
繼發性IL的發病年齡通常較原發性晚,常由其他原發病所導致,例如肝硬化、腫瘤、縮窄性心包炎、感染(如結核或絲蟲病)、腹外傷或手術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另有報告稱,神經母細胞瘤亦可繼發IL。
臨床表現
IL患者可有慢性腹瀉、腹痛、腹脹、腸梗阻、浮腫及電解質紊亂等臨床表現,典型特征為外周血淋巴細胞數減少伴低蛋白血症。該低蛋白血症表現為白蛋白、球蛋白水平同時降低,球蛋白中以IgG下降最明顯,故不同於肝、腎、皮膚相關疾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引起的單純性低白蛋白血症。
輔助檢查手段
腹部CT可見小腸黏膜彌漫性水腫、增厚伴腹水,亦可通過隨訪其變化來觀察療效;腹部磁共振成像(MRI)可見腸係膜水腫,腸係膜血管及門靜脈周圍液體積聚征象,敏感度高於CT;放射性核素淋巴管造影或核素標記白蛋白顯影,可幫助發現淋巴管的異常形態及找到淋巴液滲漏部位,方便手術定位;小腸鏡可發現腸黏膜水腫肥厚,絨毛形態改變伴大小不一的結節,組織活檢病理可見黏膜下層及固有層明顯擴張的淋巴管,有報告稱在檢查前給與患者高脂飲食有助於發現典型病變;電子膠囊內鏡因其方便、痛苦小等優點,亦可用來協助該疾病的診斷。
診斷
IL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低淋巴細胞血症、低蛋白血症和內鏡下特征性表現,確診有賴於腸黏膜活檢病理結果。
治療
原發性IL目前尚無特效療法,以飲食治療為主,可采用低脂飲食,亦可選用中鏈甘油三酯(MCT),因其通過門靜脈吸收,無須經過淋巴管,故不會引起淋巴管負荷增大。
若飲食療法效果欠佳,國外有學者報告可給予奧曲肽治療,該藥通過減少消化液的分泌及淋巴液的吸收而發揮作用。
此外,還可輔以補充白蛋白、利尿及調節腸道菌群等對症處理,抗纖溶及皮質激素治療在國外亦有報告。外科治療可行淋巴管靜脈吻合術,病變局限者還可行局部腸段切除。對於繼發性IL,應以治療原發病為主,並輔以對症處理。
圖1、2 膠囊內鏡檢查結果 腸黏膜水腫伴局部片狀充血,絨毛形態異常呈白色結節或臘杆樣改變,以空腸末端及空回腸交界處最明顯。
圖3 小腸鏡檢查結果 空腸黏膜絨毛白色結節樣改變。
圖4 活檢病理結果 黏膜層淋巴管局限性擴張。
■ 病例
患者男性,45歲。因“腹脹、腹瀉伴下肢浮腫2個月”入院。
病曆簡介
患者入院前2個月無明顯誘因下出現腹瀉水樣便,5~6次/日,無發熱,無腹痛及惡心嘔吐,自行服用止瀉藥物後症狀無明顯改善。之後,患者逐漸出現明顯的腹脹不適,伴活動後胸悶、氣促及全身乏力感,至當地醫院行B超檢查發現胸腹腔積液,為明確診斷,收入我院。
患者自訴於二十餘歲起即有反複間斷性的腹部不適感,並伴大便不成形等表現。否認傳染病、腹部手術及疫水、疫地接觸史。
入院檢查
患者皮膚鞏膜無黃染,淺表淋巴結未觸及腫大。右下肺叩診濁音,伴聽診呼吸音減低,心髒聽診未聞及病理性雜音。腹部膨隆,見腹壁靜脈顯露,無肌衛及壓痛點,移動性濁音陽性,腸鳴音略亢進。雙下肢凹陷性水腫。
血常規檢查提示,白細胞(WBC)計數6.14×109/L,中性粒細胞比例78%, 淋巴細胞比例9.9%,紅細胞(RBC)計數5.53×1012/L,血小板(PLT)計數327×109/L;尿、便常規檢查正常;肝腎功能檢查提示,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 67 U/L,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115 U/L,白蛋白(Alb) 26g/L,球蛋白 23 g/L,血清肌酐(Scr) 61 μmol/L;乙肝二對半檢查提示HBsAb、HBeAb及HBcAb陽性;甲狀腺功能正常;便培養、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及梅毒反應素試驗(RPR)、腫瘤標誌物、寄生蟲抗體及自身免疫抗體均陰性。
心髒超聲提示極少量心包積液,左室射血分數(LVEF) 70%;門靜脈、下腔靜脈B超未見異常;胸部CT檢查提示右側大量胸腔積液,伴右肺下葉不張;腹部CT檢查提示腹水伴腸管積氣積液,腸壁增厚;行胸膜腔穿刺檢測胸水,提示Rivalta試驗(±),腺苷脫氨酶(ADA) 6 U/L,乳酸脫氫酶(LDH) 108 U/L,蛋白 24 g/L, 細菌及抗酸杆菌培養陰性,塗片未找到腫瘤細胞;胸水及血結核菌素酶聯免疫斑點法(Elispot)檢測陽性。
診治過程
給予患者頭孢呱酮/舒巴坦及奧硝唑抗炎,還原型穀胱甘肽及複方甘草酸苷保肝,以及輸注白蛋白與利尿劑等對症支持治療,患者胸悶腹脹感及下肢浮腫表現有所改善,但腹瀉次數仍較多。
分析實驗室檢查結果後,行外周血淋巴細胞分類,結果提示CD3+ T細胞36%,CD4+T細胞17%,CD8+T細胞15%,CD4+/CD8+1.13,自然殺傷(NK)細胞54%;免疫球蛋白分析提示,IgG 5.5 g/L,IgA與IgM正常。
行胃鏡及結腸鏡檢查未見明顯異常,膠囊內鏡示空腸黏膜水腫伴局部片狀充血,絨毛形態異常呈白色結節或臘杆樣改變,以空腸末端及空回腸交界處最明顯(圖1、2);小腸鏡示空腸黏膜絨毛白色結節樣改變(圖3),活檢病理結果示黏膜層淋巴管局限性擴張(圖4);先後複查兩次胸水乳糜試驗陽性,其餘結果同第一次。
最終診斷及治療
綜合患者的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內鏡下表現及活檢病理結果,診斷為小腸淋巴管擴張症。
給予低脂飲食、補充白蛋白及利尿、補充腸道有益菌等治療後,患者腹瀉症狀有所緩解。複查胸部CT示右側胸腔積液明顯減少,右肺尖見一鈣化灶,考慮陳舊性肺結核可能。告訴患者該病預後較差,囑其出院後改善飲食結構,注意補充日常所需能量,加強隨訪。
病例評析
本病例入院後通過檢查排除了引起胸腹水的常見原因,如心、肝、腎、血管源性,以及黏液性水腫、腫瘤及結締組織病等後,發現血CD3+、CD4+ T淋巴細胞數減低、血白蛋白和球蛋白水平均下降及結核菌素Elispot檢測陽性等特點,從而猜測:① 患者可能為結核菌感染,如肺結核、腸結核;② 可能為蛋白丟失性腸病中的小腸淋巴管擴張症。通過進一步內鏡檢查及活檢病理結果明確IL診斷,複查胸部CT提示陳舊性肺結核,可解釋胸水及血結核菌素Elispot檢測陽性結果。
該病例診治過程提示,對於長期腹瀉伴漿膜腔積液的患者,在常規治療效果不明顯且排除了常見病因後,若發現血淋巴細胞數降低,伴白蛋白和球蛋白水平平行下降,此時應高度懷疑IL診斷的可能性,須行進一步檢查,如內鏡及內鏡下活檢,以明確診斷。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