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的解剖位置深,周圍毗鄰重要髒器及大血管,手術難度大,以往胰腺手術死亡率高達10%~20%。隨著技術的進步,胰腺手術的安全性得到逐步提高,手術死亡率降至5%以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等重大胰腺手術在各級醫院得到逐步開展和推廣,但其術後並發症發生率仍高達30%~50%。
前言
胰腺的解剖位置深,周圍毗鄰重要髒器及大血管,手術難度大,以往胰腺手術死亡率高達10%~20%。隨著技術的進步,胰腺手術的安全性得到逐步提高,手術死亡率降至5%以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等重大胰腺手術在各級醫院得到逐步開展和推廣,但其術後並發症發生率仍高達30%~50%。
為規範胰腺術後並發症的診斷及分級標準,指導臨床實踐,2010年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胰腺外科學組牽頭,組織國內各大胰腺外科中心的專家,參考國際相關標準及指南,製定了我國的《胰腺術後外科常見並發症預防及治療的專家共識(2010)》(以下簡稱《共識》)。
該共識首次對胰腺術後並發症的預防、診斷及治療進行了規範,旨在幫助廣大普通外科醫師提高胰腺手術後並發症的防治水平,更重要的是與國際接軌。筆者參與了《共識》的起草和製定,現結合其具體內容、本單位經驗及國際相關指南進行解讀、探討。
胰瘺
分級
·胰瘺是胰腺手術後最常見的並發症,亦可繼發腹腔出血、感染等其他並發症;由於其嚴重的危害性,有學者甚至稱其為胰腺手術的“阿喀琉斯之踵”。
·因為國內既往無統一的胰瘺診斷標準,各單位關於胰瘺發生率的報道相差甚大,低者僅3%~5%,高者可達50%左右。
·《共識》參考目前國際應用最為廣泛的國際胰瘺研究組(ISGPF)標準並細化具體指標、不同情況分級,有助於我們貼近臨床實際,因此值得推廣。
預防
·術前:糾正患者貧血、改善營養狀況等處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預防胰瘺的發生;
·術中:《共識》強調了胰腺消化道重建方式在預防術後胰瘺方麵的重要意義,且術者可根據自身經驗、胰腺質地等因素,選擇自己最熟悉、最可靠的胰腺吻合方式;
·術後:預防措施包括營養支持、維持有效循環血量等,目前對術後應用生長抑素類藥物能否有效預防胰瘺發生仍有爭議。
治療
·一旦發生胰瘺,可根據級別、患者一般情況、有無其他並發症等決定具體方案。
·在未合並腹腔感染及出血的情況下,保守治療是首選,可采取禁食、通暢引流、腸內外營養支持、控製感染等措施;須強調的是,應妥善固定腹腔引流管,保持其引流通暢(尤為重要);多數胰瘺均可通過保守治療痊愈。
·生長抑素類藥物可減少胰液引流量,可能利於竇道的愈合;對引流不暢、合並嚴重腹腔感染或出血患者可考慮手術,手術方式可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恢複通暢引流、清除感染灶仍為手術的主要目的。
術後出血
分級
·術後出血是胰腺術後另一個較常見、凶險的並發症。
·《共識》綜合出血部位、時間、嚴重程度三要素,按病情嚴重程度將術後出血分為A、B、C三級。
治療
·A級可不用處理,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對嚴重的早期出血多考慮術中止血不確切、結紮線脫落等原因,可能需再次手術。
·對胃腸道出血應首選內鏡治療,若內鏡止血失敗可考慮手術。
·對於遲發性出血,首先應補充血容量,保持血流動力學穩定,並行血管造影、內鏡等檢查以明確出血部位並給予介入栓塞、內鏡下止血等治療;對上述治療無效者應積極行手術探查。
胃排空障礙
分級和診斷
·以往關於胃排空障礙的診斷標準不統一。
·在《共識》中,滿足下列任意一條即可進行胃排空障礙的診斷:術後胃管放置超過3天、拔胃管後因嘔吐等重新置管、術後7天後仍不能進食固體食物。
·根據置管時間、是否需要應用胃腸動力藥等分為A、B、C三級。
治療
·目前尚無統一的成熟模式。
·維持患者水電解質平衡以保持其內環境穩定、給予促胃腸動力藥物以及營養支持為治療的基礎,對心理負擔較重的患者給予加強心理疏導、進行心理暗示等心理治療亦有助於病情恢複。
·多數患者經上述治療後3~6周即可恢複,但仍有病程長達3個月之久者。
·對合並腹腔內感染或瘺者,須行穿刺引流。
·須注意的是,對於電解質平衡,除須糾正常見低鉀血症外,還應注意可能同時存在的鎂、鈣、磷等微量元素的缺乏。
(中國醫學科學院 北京協和醫院外科 張太平)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