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例膽管塑料支架由近端移行至乳頭部,ERC無法取出。TNC及X 線檢查提示,球囊導管插入膽總管,醫師在直視下用圈套器取出支架。
與傳統膽道母子鏡係統相比,采用超細內鏡進行直接膽道鏡檢查是一種有吸引力的替代技術,它提供一個單人操作平台,具有高清圖像質量,且能夠實施進一步治療。然而,進入膽道的操作仍然很麻煩,通常都需要先行內鏡逆行膽管造影術(ERC)來放置導絲。
一步法經鼻膽道鏡(TNC)采用超細內鏡與導管內球囊相結合的技術來保持膽道通路,而不用以往常規進行的導絲放置。最近,德國學者進行了1項為期13個月的前瞻性觀察性臨床研究,評價了這種新技術的可行性。文章發表於8月《消化內鏡》(Gastrointest Endosc)。
這是一項單中心的研究,共納入25 例之前接受括約肌切開術的膽道疾病患者。主要觀察終點是操作成功率及並發症。在25例患者中有18例(72%)成功接受了TNC。這項操作發現了3例膽總管結石、4例良性膽道狹窄、1例導管內腺瘤和3例膽管癌。8例患者進行了直視下鉗取活檢,7例患者接受了進一步的治療性幹預措施,包括2例氬等離子體凝固術(APC)、1例激光碎石術、1例支架置入術和3例取石術。除1例患者發生操作相關的膽管炎外,沒有其他並發症發生。[6840703](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消化科 劉春濤 整理)
■專家點評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張澍田
膽道鏡技術可以直接觀察膽道係統,對膽管內腫瘤進行術前診斷,在內鏡直視下鉗取活檢,並可以對膽道疾病進行內鏡下治療。目前應用的膽道母子鏡係統已有35年曆史,但該技術有較多缺陷,如成像質量很差,不能對黏膜細節進行觀察。且由於工作孔道的管徑較細(0.5~1.2 mm),內鏡下診斷和治療操作都受到諸多限製。另外,膽道母子鏡技術難度較大,耗時長,費用昂貴,因此在臨床上並沒有得到廣泛應用。
TNC是一種新興的直接膽道鏡技術,采用超細內鏡經鼻插入,可以直接觀察膽總管病變,並能對膽道疾病進行鏡下治療。TNC克服了許多傳統膽道鏡技術的缺陷,這項技術隻需要1名操作者,不需要十二指腸鏡及額外的光源和處理器,從而簡化操作程序,縮短操作時間,降低費用。另外,最新的超細內鏡能夠提供高清圖像,顯著優於傳統子鏡的圖像質量。而且,超細內鏡具有更大的工作孔道(2.0 mm),可以插入較大的活檢鉗以及其他操作的附件,如APC和激光碎石術。因此,與傳統的膽道母子鏡係統相比,TNC更有利於膽道疾病的診斷和鏡下治療。
德國美因茲大學醫學院的兩位學者報告了一項關於一步法TNC的可行性研究,研究共納入了25例膽道疾病患者,其中18例(72%)成功進行了TNC。超細內鏡插入至膽管分叉處或狹窄段即認為操作成功。8例患者接受了直視下鉗取活檢,7例患者接受了進一步的治療性幹預措施,包括APC、激光碎石術、支架置入術和取石術等。除1例患者發生操作相關的膽管炎外,沒有其他並發症發生。
這項研究提示,導管內球囊引導的一步法TNC是一項安全、能耐受的內鏡技術,可以對膽道病變進行直視下觀察並進行內鏡下治療,有望得到廣泛應用。專門用於TNC的附件,如球囊套管,目前正在開發中,這些附件的應用可進一步提高TNC的可行性及成功率。
值得注意的是,德國學者的這項研究尚存在一些缺陷。這項研究隻納入了25例患者,樣本量較少,並且沒有設置對照組,因此無法對比TNC與傳統的膽道母子鏡係統及兩步法經口膽道鏡的差異。另外,這是一項單中心的研究,所有操作均由一名熟練的內鏡醫師完成。因此,TNC的性能及適應證尚需要進行多中心的前瞻性隨機對照臨床試驗來進一步檢驗。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