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

ESD治療胃血管球瘤

作者: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周平紅 張軼群 姚禮慶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2011-11-10
導讀

         患者女性,49歲,因中上腹不適1年餘,服藥效果不佳來我院就診,行胃鏡檢查發現胃竇部大小約2 cm的黏膜下隆起(圖1)。超聲胃鏡提示來源於固有肌層的低回聲占位(圖2)。 手術過程

關鍵字:  ESD | 治療 | 胃血管球瘤 

  

  病曆摘要

  患者女性,49歲,因中上腹不適1年餘,服藥效果不佳來我院就診,行胃鏡檢查發現胃竇部大小約2 cm的黏膜下隆起(圖1)。超聲胃鏡提示來源於固有肌層的低回聲占位(圖2)。 手術過程

  患者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後,取常規胃鏡檢查的左側臥位,用氬氣刀、針形刀等於距病灶邊緣約0.5 cm處進行一周的電凝標記。應用注射針將黏膜下注射液(5 ml靛胭脂、1 ml腎上腺素和100 ml生理鹽水混合液)於病灶邊緣標記點外側進行多點黏膜下注射,使黏膜下層始終保持一定厚度和適當硬度,可在直視狀態下進行剝離。注射順序應由遠端向近端,否則近端先注射後將影響遠端病灶的觀察和注射。

  將hook刀插入黏膜1~2 mm,沿標記點外側緣按照標記的界限緩慢平滑地切開黏膜。應把切開刀貼於切開邊緣內側(腫瘤側),反複小幅度地進行剝離。進一步進行剝離時,內鏡先端透明帽可以整個伸入黏膜下層形成的空間,這樣不僅可以保證黏膜下層良好的視野,同時還能適度牽動、推拉黏膜下層的纖維,易於剝離(圖3)。

  病變剝離後創麵及創緣可見裸露小血管或在剝離過程中沒能徹底處理的出血點。可應用切開刀、熱活檢鉗或氬等離子體凝固(APC)進行電凝,預防術後出血,必要時應用止血夾夾閉血管,預防遲發性出血。

  術後隨訪

  患者手術當天給予禁食、補液支持治療,當天即下床行走,術後第1天進食,術後第2天出院。除手術第1天主訴中上腹疼痛外並無其他不適主訴,體溫未超過38 ℃。

  術後病理表現為由圍繞著擴張血管排列的透明上皮樣細胞組成;電鏡檢查顯示,胞漿內充滿肌絲,並表現為局灶性集聚;免疫組化檢查顯示,血管球瘤與actin和calponin有反應,Ⅳ型膠原和層粘連蛋白染色證實,周圍有豐富的基底膜物質,肌間線蛋白、S-100蛋白、特別是CD117呈陰性反應,病理證實為胃竇血管球瘤(圖4)。

  術後2個月,患者來院複查胃鏡提示原腫瘤切除部位呈瘢痕樣改變,無局部複發(圖5),無其他不適。

  病例分析

  血管球瘤常見於四肢皮膚、皮下,發生於胃部的血管球瘤少見,目前文獻僅有136例報告。胃血管球瘤一般位於胃壁肌層,由於沒有豐富的神經末梢,疼痛不明顯,多數患者無症狀,部分出現上腹隱痛,伴消化道出血。患者胃鏡下多表現為球形黏膜隆起,邊緣光滑,術前病理活檢不易確診,這與胃鏡活檢組織少,常不能鉗取到固有肌層的病灶組織有關。超聲胃鏡常表現為來源於固有肌層的低回聲占位,與平滑肌瘤、間質瘤等難以鑒別。胃血管球瘤通常為良性病變,但是文獻也偶見惡性及發生遠處轉移的報告。

  手術切除是目前治療胃血管球瘤的唯一辦法,但創傷大,恢複慢。特別是位於賁門附近的血管球瘤,無法行局部切除,須行近端胃大部切除術,改變患者正常胃生理結構,造成術後反流等一係列並發症,患者生活質量明顯下降。筆者率先采用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將胃血管球瘤完整切除,作出了有益嚐試。術後患者恢複良好,避免了手術創傷。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