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57歲,小便深染,消瘦2個月,伴皮膚瘙癢1個月。診斷為慢性胰腺炎,梗阻性黃疸。
常用影像診斷方法包括X線、超聲成像、CT和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學檢查應本著從簡、嚴格掌握適應證和禁忌證,以及盡量減少患者痛苦和經濟負擔的原則。影像學診斷步驟包括分析病變位置和分布、數目大小、形狀、邊緣、密度,臨近器官組織的改變,器官功能改變和動態改變,以及結合臨床資料分析。2012年,我們特別開辟讀懂影像報告欄目,將陸續邀請多家醫院和科室醫生一起分享臨床常見疾病影像資料(每周1期),希望臨床醫生和全科醫生更好地了解影像學知識。
病曆簡介
男性,57歲,小便深染,消瘦2個月,伴皮膚瘙癢1個月。
實驗室檢查 總膽紅素36.8 μmol/L,直接膽紅素20.1 μmol/L,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326 U/L,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152 U/L,血清堿性磷酸酶(AKP)304 U /L,癌抗原(CA)199為357.7 μmol/L,血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CA125和CA153均為陰性。
超聲檢查 膽總管擴張,門靜脈受壓變窄(圖1和圖2);膽總管中下段可見2.7 cm×2.0 cm實性團塊,該團塊與胰頭關係密切,考慮來源於胰頭可能性大(圖3);胰腺體積增大,胰頭徑線3.7 cm,體部2.7 cm,尾部3.2 cm,回聲減低,符合慢性胰腺炎纖維化聲像圖改變(圖4)。
診斷 慢性胰腺炎,梗阻性黃疸。
手術及病理報告
術中所見 取胰腺頭體交界處2.5 cm×1.5 cm大小組織送冰凍,病理回報為重度慢性炎症。膽道鏡探查肝總管及肝內膽管正常,膽總管下段黏膜正常,胰腺外壓表現,無法進入十二指腸。
病理檢查 部分胰腺組織呈慢性炎症,部分區腺小葉、腺泡及導管萎縮,間質水腫,慢性炎症細胞浸潤伴淋巴濾泡形成。
■ 點評
慢性胰腺炎導致梗阻性黃疸主要是因胰腺纖維化、腫大及硬化壓迫膽總管胰腺段所致。本例患者胰腺體積增大,胰腺頭體交界處腫物致膽總管擴張,門靜脈受壓變窄。在實際臨床工作中,慢性胰腺炎尤其是腫塊型胰腺炎還須與胰腺癌鑒別。
超聲檢查是梗阻性黃疸患者首選影像學檢查方法,肝內、外膽管擴張則是超聲診斷該病的靈敏指征。在臨床實踐中,檢查者可沿擴張膽管上段向下段仔細探查,通常能發現大多數阻塞部位及原因,如果圖像受到腸氣過多等因素的幹擾,則可通過變換患者體位或囑患者飲水後再次檢查。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