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25歲,因腹瀉6年就診。患者每天排3~5次黃色稀糊便,便量不大,便中有黏液,無鮮血。排便前有下腹痛,便後緩解。食欲好,體重無下降。其職業為計算機工程師,工作較緊張。否認消化道腫瘤家族史。查體:一般情況良好,腹部無明顯體征。曾多次查大便常規均未見紅白細胞,便潛血及蘇丹Ⅲ染色均陰性。
腹瀉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症狀,係指每日排便次數在3次以上,或糞便中水分增加導致糞質稀薄,或每日排便量超過200 g。無論腹瀉背後的病因如何,發生腹瀉的主要原因都在於糞便中的水分吸收不完全,導致排便次數增多和(或)總量增加。胃腸分泌亢進、炎性滲出物增多、腸道吸收不良、腸腔內滲透壓增加以及胃腸運動過快等均是腹瀉的病理生理學基礎。根據病程可將腹瀉分為急性(不足4周)和慢性(超過4周)。與急性腹瀉常為自限性病程不同,慢性腹瀉病因非常複雜,臨床轉歸差異極大,倘若不能明確病因並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患者常難以自行好轉。
病例
患者男性,25歲,因腹瀉6年就診。患者每天排3~5次黃色稀糊便,便量不大,便中有黏液,無鮮血。排便前有下腹痛,便後緩解。食欲好,體重無下降。其職業為計算機工程師,工作較緊張。否認消化道腫瘤家族史。查體:一般情況良好,腹部無明顯體征。曾多次查大便常規均未見紅白細胞,便潛血及蘇丹Ⅲ染色均陰性。
分析:慢性腹瀉不僅是消化科常見的臨床問題,在基層工作的全科醫師也時常會遇到。對於全科醫生來說,麵對慢性腹瀉首先要鑒別病因係功能性還是器質性。
器質性病變引起的腹瀉
對於疑有器質性疾病的患者,對腹瀉病因進行正確的剖析和鑒別,是成功治療的關鍵。為便於臨床分析,根據大便性狀不同,將慢性腹瀉簡要分為三大類:脂肪瀉、炎症性腹瀉和水樣瀉。
常主訴攝入油膩食物後腹瀉次數增加——脂肪瀉
所謂脂肪瀉,係指由於腸道吸收脂肪不完全,導致糞便中的脂肪含量異常增多。這類患者往往有明顯的體重下降和營養不良,糞便常有惡臭,便中可有油滴和不消化的食物,大便蘇丹Ⅲ染色陽性。腹瀉量一般較大(甚至可達1000 ml/d以上),且與進食相關。
脂肪的正常吸收需要滿足以下條件:良好的小腸吸收功能,足夠的胰液和膽汁的分泌,以及食糜在腸道內停留足夠的時間。上述條件任何一個得不到滿足,即可能導致脂肪瀉的發生。
因此,對於臨床特點符合脂肪瀉的患者,采集病史和查體時須注意以下要點:① 既往有無腹部手術史(短腸綜合征,胃切除術後綜合征);② 有無長期酗酒和嚴重腹痛(慢性胰腺炎);③ 有無黃疸(膽汁淤積);④ 有無心悸、怕熱、多汗等症狀(甲狀腺功能亢進)。根據病史和體檢的初步結果,可縮小鑒別診斷範圍,在此基礎上選擇針對性的檢查,多能有所發現。
排便次數相對較多而每次便量相對較少、腹痛——炎症性腹瀉
炎症性腹瀉的病因係由於腸道炎症導致滲出物增多,從而造成糞便中水分增加或排便次數增多。炎症性腹瀉可分為感染和非感染兩大類,前者包括慢性痢疾(細菌、阿米巴)、腸結核及血吸蟲病等,後者則見於炎症性腸病、缺血性腸炎、放射性腸炎等。炎症性腹瀉的特點是排便次數相對較多(多者可超過10次/天),而每次便量相對較少,炎症主要累及結直腸的患者上述特征更為明顯。
常有腹痛 由於基礎疾病是炎症,故這類患者常有腹痛。腹痛是炎症性腹瀉的重要伴隨症狀,詳細了解其特點甚有必要。通常而言,腸道等空腔髒器疼痛以陣發性絞痛最具代表性,部位大多較為彌散,臍周痛者病變多位於小腸,下腹痛者病變多位於結腸。
動態觀察腹痛變化也很重要。例如克羅恩病早期腹痛係由於慢性腸梗阻所致,疼痛時輕時重,部位也不固定,而隨著炎症加重,逐漸出現慢性穿孔,此時壁層腹膜開始受到炎症刺激,腹痛即轉變為固定部位的劇烈疼痛。因此,炎症性腹瀉患者若腹痛性質發生改變,由陣發性變為持續性,疼痛部位也由彌散變得固定,常提示病情變化,須引起高度重視。
其他症狀 除腹痛外,下述症狀及體征亦很常見。① 發熱:高熱見於痢疾、出血性壞死性腸炎等,低熱多見於腸結核和炎症性腸病。② 裏急後重:提示病變位於直腸。③ 腹部包塊:右下腹包塊是腸結核和克羅恩病的特征性表現,其他還可見於惡性腫瘤、腸套疊、血吸蟲性肉芽腫等。
糞便性狀 對於炎症性腹瀉,了解糞便性狀也可有助於診斷。例如,膿血便見於痢疾、炎症性腸病、結腸癌及血吸蟲病等,蛋花湯樣便見於難辨梭菌腸炎、輪狀病毒腸炎等,腥臭血水樣便則見於出血性壞死性腸炎。此外,簡單的糞便檢查也能提供不少診斷信息。炎症性腹瀉患者糞便常規常有較多紅白細胞,少數患者還可發現寄生蟲卵。有條件的單位還可行糞便培養,有助於發現某些致病微生物(例如誌賀氏菌和沙門氏菌)。糞便塗片檢查可測定腸道球菌與杆菌的比例,了解是否有腸道菌群紊亂。
糞便稀薄——水樣瀉
水樣瀉並非指糞便一定要成水樣,而主要是指糞便中水分增加導致糞便稀薄。
從病理生理學的角度,可將水樣瀉分為兩大類:① 腸道內滲透壓增高,例如乳糖不耐受,瀉劑使用不當;② 腸黏膜分泌水分增加,既可見於胃泌素瘤和血管活性腸肽瘤這樣的罕見病,也可見於抗生素相關性腹瀉這樣的常見病。
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可引起腸道菌群失調,部分細菌產生的毒素可刺激腸液分泌,造成水樣瀉。大多數抗生素相關性腹瀉多出現在抗生素治療1周後,少數患者腹瀉甚至可發生在抗生素停藥後,腹瀉常為水樣,綠色,有黏液,極少為血性,多無全身表現。
對於難辨梭狀芽孢杆菌引起偽膜性腸炎的患者,則常伴有痙攣性腹痛、裏急後重、發熱等,約半數患者糞便中可有白細胞。
對於在社區工作的全科醫師而言,最重要的是要知曉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的概念,通過詢問病史來掌握患者近期用藥情況,及時停用不必要的抗生素對於病情恢複極為重要。以往那種看到腹瀉就診斷“腸炎”,不分青紅皂白就使用抗生素的做法,無疑是錯誤的。
功能性腹瀉
功能性腹瀉是指持續或反複排稀便(糊狀便或水樣便),不伴有明顯的腹痛或腹部不適症狀的綜合征。診斷標準為至少75%的所排糞便為不伴有腹痛的稀便(糊狀便或水樣便)。功能性腹瀉的發病可能與腸道傳輸過快、結直腸內髒敏感性增加及精神心理異常(如應激、焦慮和抑鬱)等有關。
假性腹瀉
另外在實際臨床工作中,尚須警惕一類“假性腹瀉”的患者。假性腹瀉多見於結腸遠段腫物或直腸癌引起腸腔狹窄,使糞便積存於病變近端而不能順利排出,腸液刺激直腸產生頻繁的便意。另外,坐骨直腸窩(例如胃癌腹腔種植轉移)或子宮直腸窩(例如宮外孕破裂腹腔內出血)病變刺激直腸也會出現假性腹瀉症狀。仔細詢問病史不難發現,患者雖然排便次數較多,但每次排便量少、缺乏糞質。對這類患者須保持高度警惕,應及早進行肛門指診或其他相關檢查。
國外報道,慢性腹瀉的人群患病率高達1%~5%,其中以腸易激綜合征(IBS)等功能性疾病最為常見,本文開頭介紹的病例即是如此。由於對生活質量影響不大,相當多數的患者並不會主動前來就診。
對合並以下表現的患者應警惕器質性疾病:① 體重下降;② 發熱;③ 便中帶血,見於惡性腫瘤、炎症性腸病、缺血性腸病以及壞死性腸炎;④ 夜間腹痛,尤其是從睡眠中痛醒,往往提示器質性疾病;⑤ 具有結腸癌的危險因素,包括陽性家族史、年齡>40歲、排便習慣改變等。
雖然慢性腹瀉的病因眾多,但是通過認真問病史和查體,可以先對器質性疾病還是功能性疾病進行初步估計,並判斷腹瀉的特點係脂肪瀉、炎症性腹瀉還是水樣瀉,在此基礎上輔以糞便常規等簡單檢查,大多數患者的病因往往不難找到。
對於工作在基層的全科醫生來說,手邊通常沒有複雜先進的診斷儀器可資利用,上述臨床基本功就顯得更加重要。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