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1例

作者: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消化科 董育瑋 陸倫根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2012-05-07
導讀

         37歲女性,因“反複發熱伴皮膚鞏膜黃染2年餘”入院。考慮為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PBC)的診斷。

關鍵字:  原發性 | 膽汁性 | 肝硬化 

病史摘要

  37歲女性,因“反複發熱伴皮膚鞏膜黃染2年餘”入院。

  患者兩年前無明顯誘因發熱,體溫最高達41°C,晨低暮高,伴咽痛、輕咳、少痰。外院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經多種抗感染藥物治療後,患者體溫有所下降,但出現全身斑片狀皮疹,伴劇烈瘙癢及全身關節疼痛,以左踝、右膝、肘部、拇指明顯,外院考慮為抗生素應用後的過敏反應。經抗過敏、非類固醇類抗炎藥(NSAIDS)治療後,關節腫痛好轉,但皮疹、發熱無改善。兩個月後,患者尿色加深、鞏膜黃染,肝功能異常。經保肝、退黃、降酶及激素治療後,黃疸及肝功能好轉,激素減量後黃疸複發。兩年間患者上述症狀反複發作,入我院治療。

  患者否認飲酒、乙肝等病史,否認田間勞動、疫區疫水接觸史。既往史及家族史無特殊。

  

檢查結果

  體格檢查 體溫36.6°C,皮膚黏膜重度黃染,無皮疹及瘀斑。右側鎖骨上可及2枚淋巴結,雙側腋下及右側腹股溝可及1~2枚淋巴結,有觸痛,移動度可。心肺無異常。腹平軟,無壓痛及反跳痛,肝髒肋下未及,脾肋下3指,肝區無扣痛,全腹無包塊、移動性濁音。

  影像學檢查 胸片無異常。上腹部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胰膽管成像結果示脾大,腹腔內、後及右側胸腔壁側組多發腫大淋巴結,膽囊炎可能(圖)。B超示兩側腋下、鎖骨上、頸部、腹股溝區腫大淋巴結,病理活檢結果示淋巴結反應性增生。腸鏡檢查結果示結腸息肉。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1例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1例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1例

 

  

實驗室檢查 見下表。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1例

  

診療經過

  患者入院後無發熱、腹痛,但皮膚瘙癢,皮膚、鞏膜深度黃染,茶色尿,腫大淋巴結壓痛明顯表現。醫生予以患者低脂飲食,熊去氧膽酸(UDCA)、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退黃,強的鬆抗炎,多烯磷脂酰膽堿、還原型穀胱甘肽保肝,門冬氨酸鉀補鉀,乳果糖通便,維生素K1改善凝血,奧美拉唑抑酸等治療。

  治療1周後,患者黃疸及凝血功能明顯改善,CA19-9水平顯著下降,AFP水平升高,考慮肝細胞炎症所致。患者拒絕接受肝穿檢查,自行出院。

  

病例分析

  臨床診斷

  該患者係青年女性,急性起病,病程較長,反複黃疸、發熱、皮疹及關節腫痛。TB水平升高明顯,以DB水平升高為主。尿膽紅素3+,ALT和AST水平中度升高。r-GT、AKP水平輕中度升高,考慮為梗阻性黃疸,膽汁淤積所致肝酶異常。影像學檢查結果可除外肝外膽道梗阻,故考慮肝內膽汁淤積性黃疸可能。患者既往有多種抗生素及NSAIDS用藥史,肝功能異常亦不能除外藥物毒性所致。

  患者具有特異性實驗室異常指標——抗核抗體1:100陽性,抗線粒體抗體M2陽性,不難想到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PBC)的診斷,故醫生建議患者行肝活檢。肝活檢雖不再被視為PBC的診斷金標準,但對PBC活動度及疾病分期評估有一定意義。局灶性膽管梗阻伴有肉芽腫形成被稱為特征性膽管損害,可作為PBC特異性診斷依據。若病理出現非化膿性膽管炎和中、小膽管的破壞,將進一步支持診斷。雖缺乏相關肝髒病理學依據,但實驗室檢查結果已除外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引起肝細胞損傷的常見因素,PBC臨床診斷仍可成立。

  該患者僅表現出脾大,無門脈高壓征象,故認為肝硬化仍處於代償期。

  PBC多見於中年女性。本例患者青年即發病,考慮可能與其兩年前藥物過敏導致機體免疫功能失衡,誘發PBC提前發生有關。

  肝硬化患者以全身多發淋巴結腫大、合並反複高熱為突出表現者並不多見,該患者的症狀是否可用肝硬化一元論來解釋?還是在肝硬化基礎上,同時存在淋巴瘤等血液係統疾病可能?

  淋巴結細針穿刺活檢病理結果提示淋巴結反應性增生,無惡性細胞;在兩周激素治療後淋巴結明顯縮小,考慮淋巴結腫大或在肝硬化基礎上由免疫功能紊亂引起。

  鑒別診斷

  引起成人或青年膽汁淤積原因包括8大類:① 阻塞性膽汁淤積,② 膽管病變如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③ 非阻塞性膽汁淤積,④ 遺傳性疾病,⑤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⑥ 浸潤性疾病,⑦ 任何原因所致肝硬化,⑧ 先天性非溶血性膽紅素代謝缺陷病。

  結合患者病曆特點,可排除第① 、③~⑥類疾病可能。第⑧類疾病的診斷須借助肝穿結果。本患者雖未接受此項檢查,但從病史及陰性家族史等方麵綜合分析,基本可排除。

  典型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好發於青壯年,表現為膽汁淤積性肝病,常伴有炎性腸病。特征性膽管造影學改變包括管壁不規則和廣泛分布的多中心、短、環狀狹窄伴有節段擴張改變,成串珠狀結構。根據本例患者的影像學檢查結果,應可排除該病。

  

PBC治療策略

  基礎治療 ① 急性期限製脂肪攝人量,每天脂肪攝取量不宜超過40 g;隨著黃疸消退,每日脂肪攝取量可逐步增至40~45 g。長期重度黃疸患者應攝取易於吸收的中鏈脂肪酸。② 限製膽固醇攝入,降低膽汁黏度,增加膽汁流量,減輕膽汁淤積。③ 予患者高熱量攝入(每日8400~12600 KJ),對有嚴重消化道症狀者可靜脈輸入10%葡萄糖溶液,症狀好轉後停用;慢性肝炎、肝硬化合並膽汁淤積的患者應適當減少蛋白量攝入,防止氨中毒,誘發肝性腦病。

  藥物治療 外源性UDCA的補充,可改善血清肝髒生化指標、延緩肝髒纖維化進程、延長肝移植前生存時間,每日治療劑量為13~15 mg/kg。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對PBC所致的膽汁淤積有一定療效,可改善膽汁淤積所致瘙癢、乏力等症狀和血清生化指標。對於較重患者,每日劑量常為0.5~1 g靜脈點滴,療程2~4周;輕症者口服0.5~1 g,每日兩次。

  其他治療 本患者在激素減量後黃疸複發,維持劑量應用後肝功能改善明顯,說明激素對該患者的膽汁淤積治療有效。對於PBC患者,因人、因時製宜地使用不同配伍的中藥方劑,對部分膽汁淤積患者有一定效果。[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