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

腸道菌群與胃腸功能性疾病的未解之謎

作者: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 李剛平 侯曉華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2015-06-10
導讀

          作為消化領域年度盛宴,2015年美國消化疾病周(DDW)已於5月19日在華盛頓落下帷幕。在此次大會上,腸道菌群與腸道功能性疾病的關係研究依然是最熱門的研究領域之一,專家們紛紛展示了自己在該領域取得的最新研究結果。

        作為消化領域年度盛宴,2015年美國消化疾病周(DDW)已於5月19日在華盛頓落下帷幕。在此次大會上,腸道菌群與腸道功能性疾病的關係研究依然是最熱門的研究領域之一,專家們紛紛展示了自己在該領域取得的最新研究結果。

        既往研究發現,腸易激綜合征(IBS)患者糞便內菌群及腸道黏膜內細菌均不同於正常人。在2015DDW上,來自瑞典的一項應用高通量測序方法的大樣本研究發現,IBS患者腸道菌群與正常人差異較小,但不同症狀及嚴重程度的IBS患者糞便菌群存在不同,這些差異表現在糞便菌群的多樣性與嚴重程度成反比,擬杆菌屬比例增加等。

        有意思的是,另一項來自瑞典桑丁(Sundin)的研究則發現,感染後IBS患者腸道黏膜細菌和糞便細菌與健康誌願者具有顯著差異。這兩種截然相反的研究結果提示,盡管有關IBS腸道菌群的研究不少,但目前尚未發現規律性改變,可能與不同亞型、不同臨床表現、疾病的不同嚴重程度等有關,同時也表明腸道菌群改變在IBS發病中的機製也會有差異。

        除既往研究發現的菌群參與IBS發病的可能機製[腸道巨噬細胞、肥大細胞、5羥色胺和促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RH)等]之外,研究者們還有新發現。溫迪(Wendy)發現在避水應激實驗中的維斯塔爾(Wistar)大鼠腸道菌群多樣性增加,同時伴有Anxa5、Csnk2a1、Ddx19a、Hnf1a、Hoxc4、Igfbp7、Kcnh2、Map6d1、RTM6-2、Stard10和Vtcn1等基因的一致性改變,因此其認為IBS模型小鼠腸道菌群改變引起腸道黏膜中特定基因信號變化,最終這些信號又激活下遊通路。

        日本學者則發現,IBS患者尿中升高的喹啉酸和降低的犬尿喹啉酸和黃尿酸可能是導致腦、腸道穀氨酸神經元毒性及擾亂腸神經活動的原因。

        迪迪埃(Didier)發現在IBS模型小鼠中,腸道細菌的組成能夠顯著影響小鼠糞便中由腸上皮細胞分泌的miRNA,這些變化的miRNA可以作為腸道菌群有無失衡的一個指標,提示miRNA在腸道疾病中的作用值得進一步研究。

        尚賽(Shanthi)發現西方飲食相關的腸道菌群失調增加糞便瓜氨酸形成,導致腸道氧應激和神經元凋亡進而使腸道運動障礙。阿迪爾(AdilE)發現慢性便秘和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腸道產氫氣細菌比正常人多,且數量比例與腸道運動遲緩相關。

        針對腸道菌群的幹預是目前探索腸道功能性疾病治療的最有前景的方向之一。威廉(WilliamP)在研究非吸收抗生素利福昔明治療IBS療效時,不僅研究樣本量較大,同時監測不同隨機雙盲組別中患者腸道菌群變化,其發現在第1次隨機雙盲使用利福昔明治療後再次服用利福昔明並不會導致持續菌群紊亂,證實利福昔明是一種較為安全的抗生素。

        舒姆科納(Shumikhina)團隊提出了一種較新穎的自體益生菌治療法,對於急性腸道感染患者經抗生素治療後,將患者自體共生菌進行體外擴增,然後再補充至自己體內,同時給予常規工業生產的益生菌組以及安慰劑組進行比較,結果發現,服用自體菌組與其他兩組相比,患者腸道益生菌顯著增加,IBS症狀發生率顯著下降(7.6%對23.8%對38.1%),表明自體益生菌回輸可以有效預防感染後IBS。

        盡管目前研究者們關於腸道菌群與功能性腸道疾病已經獲得了很多可貴的研究結果和治療經驗,但是關於其更加詳細的機製仍需更多實驗來闡明。此外,不同部位腸道菌群由於微環境的不同因而組成也不相同,細菌的功能也不相同。腸道菌群有太多未解之謎,期待更多的深入研究來解開。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