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製劑在炎症性腸病的應用
生物製劑應用的起始及終止時間
目前生物製劑主要應用於難治性克羅恩病(CD)、瘺管型CD、術後複發CD、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UC)和難治性UC。
傳統的炎症性腸病(IBD)升階梯治療策略為:首先使用5氨基水楊酸類,若疾病不能控製則再加用激素、生物製劑或手術治療。在生物製劑出現後則需要改變傳統理念:部分IBD患者一經診斷便應使用生物製劑+免疫抑製劑控製疾病進展,減少腸道損傷,即降階梯治療。
目前對UC患者仍推薦使用傳統升階梯治療,而對於有如下特征的CD患者:吸煙、小於40歲、存在肛周病變、有上消化道受累、複雜疾病表型、初次發病即需要治療、內鏡下深大潰瘍者、位於小腸及直腸的病變,推薦降階梯方案。
對於終止生物製劑治療,目前共識認為:達到黏膜愈合1年以上可停用。近期,一項大規模調查收集了多位世界著名專家關於停用生物製劑時機的建議(表)。亦有研究者提出,停用生物製劑前達到深度緩解或未達到深度緩解的患者,其複發率一致,所以不能以此判斷複發幾率。
療效監測、失效原因及失效後的應對方案
英夫利西的失效率相對較高,初始治療時約30%患者對其無反應,隨著應用時間延長在初始治療有反應的患者中60%患者將失去反應。影響其藥代動力學的因素為:抗藥物抗體的產生;加用免疫抑製劑;白蛋白、治療前TNF、C反應蛋白(CRP)水平,體重、性別等。無論是在CD還是UC患者中,英夫利西穀值濃度與其療效始終成正比。
研究表明,當以“月”為單位觀察時,隨著生物製劑應用時間的延長,其血藥濃度明顯下降,而血清抗藥物抗體滴度明顯升高。故目前認為抗藥物抗體的產生是藥物失效的最關鍵原因。抗體分為中和性抗體及非中和性抗體,二者均會降低生物製劑的血藥濃度。抗體的形成又分為持續存在及短暫存在,持續存在的抗體對療效有明顯影響,而非持續者影響不大。
英夫利西失效分為原發失效、繼發失效及藥物不耐受。在失效時選擇更換其他抗TNFα藥物還是增加劑量是根據失效原因決定。若有抗藥抗體產生或患者不耐受,應更換同類型藥物並堅持規律用藥;若因血藥濃度較低,則應增加劑量。
生物製劑使用的安全性
聯用英夫利西及免疫抑製劑可增加淋巴細胞增生性疾病的發生,尤其是≤25歲的青年男性及≥65歲的老年人。對於此類人群聯合用藥治療不應超過2年,特別是硫唑嘌呤,若需維持用藥應改為甲氨蝶呤。
盡管應用英夫利西不增加患者死亡率,但增加感染風險。若再聯合免疫抑製劑,感染風險會更高,同時還增加腫瘤風險(特別是硫唑嘌呤)。其中阿達木單抗聯合免疫抑製劑可增加非黑色素瘤性皮膚癌的發病幾率。
除此,IBD患者乙肝的感染率較正常人升高。因此所有患者在診斷IBD後均應進行乙肝檢測,表麵抗原陽性者再行HBVDNA檢測。對乙肝感染者,使用免疫抑製劑之前應行抗病毒治療;核心抗體陰性者給予疫苗注射;核心抗體陽性而表麵抗原陰性者應定期監測,HBVDNA陽性後立刻治療。
關於結核,應用藥物前需行胸部CT篩查。對結核潛伏感染者,我國推薦進行2~3個月抗結核治療。對活動性病變,應暫停使用生物製劑,若疾病嚴重,也須在至少2~3個月的抗結核治療後再開始使用生物製劑。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