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醫學院病理生理學教研室李鈺伶發文,旨在探討幽門螺杆菌(H. pylori)感染與HBV相關肝硬化(HBC)常見致死因素的關係。研究指出,HBC患者中H. pylori的感染率高,且H. pylori感染很可能增加食管和(或)胃底靜脈曲張以及PHG的嚴重程度以及升高血氨水平,進而有增加肝硬化主要致死因素上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腦病發生風險的可能性。該文章於2015年08月11日在線發表在《臨床肝膽病
濱州醫學院病理生理學教研室李鈺伶發文,旨在探討幽門螺杆菌(H. pylori)感染與HBV相關肝硬化(HBC)常見致死因素的關係。研究指出,HBC患者中H. pylori的感染率高,且H. pylori感染很可能增加食管和(或)胃底靜脈曲張以及PHG的嚴重程度以及升高血氨水平,進而有增加肝硬化主要致死因素上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腦病發生風險的可能性。該文章於2015年08月11日在線發表在《臨床肝膽病雜誌》上。
本研究回顧性分析2008年10月~2014年10月於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及煙台毓璜頂醫院就診的235例HBC患者的臨床資料,統計H. pylori的感染率;比較其中155例伴有食管和(或)胃底靜脈曲張患者H. pylori的感染率;比較其中97例伴有門靜脈高壓性胃病(PHG)患者H. pylori的感染率;比較其中32例血氨檢測的患者H. pylori陽性與陰性組靜脈血氨水平。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和方差分析,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
235例HBC患者的H. pylori陽性率為80.85%(190/235);伴有食管和(或)胃底靜脈曲張的患者,胃鏡下見食管的曲張靜脈呈蛇形迂曲隆起或串珠狀改變,胃底的曲張靜脈呈孤立瘤樣改變,伴或不伴有胃黏膜糜爛,其中輕度、中度、重度曲張者H. pylori陽性率分別為50.55%(46/91)、43.59%(17/39)和76.00%(19/2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6.913,P<0.05);伴有PHG的患者,胃鏡可見胃黏膜呈蛇皮樣改變,可伴有櫻桃紅斑、猩紅疹及糜爛出血表現,其中輕度及重度PHG患者H. pylori陽性率分別為43.33%(26/60)和67.57%(25/3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391,P<0.05);檢測血氨的患者H. pylori陽性組血氨平均濃度[(62.76±13.43) μmol/L]明顯高於陰性組[(47.20±12.51) μmol/L],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3.39,P<0.01)。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