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小球腎炎(簡稱慢性腎炎)是我國最常見的慢性腎髒疾病,也是目前我國導致尿毒症的首要原因。慢性腎炎病情遷延,即使積極治療達到臨床治愈,也易因感染、過敏或過度勞累等原因誘發疾病再次活動和加重。故關注慢性腎炎的長期管理、合理調整日常飲食與運動、監測疾病波動情況對於延緩疾病進展和保護腎功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重點介紹慢性腎炎患者如何通過合理的飲食、運動、用藥和定期隨診防範疾病複發或進展。
慢性腎小球腎炎(簡稱慢性腎炎)是我國最常見的慢性腎髒疾病,也是目前我國導致尿毒症的首要原因。慢性腎炎病情遷延,即使積極治療達到臨床治愈,也易因感染、過敏或過度勞累等原因誘發疾病再次活動和加重。故關注慢性腎炎的長期管理、合理調整日常飲食與運動、監測疾病波動情況對於延緩疾病進展和保護腎功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重點介紹慢性腎炎患者如何通過合理的飲食、運動、用藥和定期隨診防範疾病複發或進展。
正確飲食
腎髒負責"排泄廢物",不當的飲食可加重腎髒負擔。對於腎髒病患者,合理的飲食結構和攝入量十分重要。
慢性腎炎患者的飲食治療原則是:根據病情不同,不同程度地限製食物中蛋白質的攝入量;限製食物中膽固醇、飽和脂肪酸和磷的攝入;有水腫及高血壓者應限製鹽和水的攝入量;保證攝入充足的能量,並充分補充鈣劑、各種維生素及葉酸。
為何限製蛋白質的攝入 蛋白質是構建人體的必須物質,但蛋白質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含氮廢物須從腎髒排出,當腎功能受損時,含氮廢物不能及時從體內清除則產生氮質血症,損害機體的正常功能。故腎病患者須控製蛋白質的攝入量,避免代謝廢物過多蓄積。
選擇何種蛋白質 建議慢性腎炎患者攝入的蛋白質中,>50%為優質蛋白質。
什麼是優質蛋白質呢?一般情況下,食物所含的蛋白質分為兩類:一類為高生物效價蛋白質,又稱優質蛋白質,此類蛋白質能提供最充分數量和適當比例的必需氨基酸,機體利用率高,產生的代謝廢物少,含此類蛋白質的食物有蛋清、牛奶、牛肉、家禽、豬肉和魚等;另一類為低生物效價蛋白質,又稱非優質蛋白質,這類蛋白質含必需氨基酸較少,非必需氨基酸高,如米、麵、水果、豆類和蔬菜中的植物蛋白質,過多地攝入可加重患者的氮質血症,因此須減少必需氨基酸含量較少的植物蛋白的攝入。
在低蛋白飲食方案中,除須注意優質蛋白質應占50%以上,同時還必須保證可為患者提供充足的能量。
可否食用豆製品 大豆蛋白營養價值遠高於小米、大米和麵粉等一般植物蛋白,蛋白質含量高達40%,含人體必須的8種氨基酸,較一般的豬肉和牛肉蛋白高,兒童必須的組氨酸含量也很高。此外,大豆中含有的豐富多肽可由腸道直接吸收,吸收速度比氨基酸快。大豆的脂肪含量雖高達18%~22%,但其中不飽和脂肪酸約占85%,包括亞油酸、亞麻酸和花生四烯酸3種人體必需脂肪酸,不含膽固醇。大豆中含磷脂、蛋白酶抑製物、皂苷、植物血球凝集素、植酸和異黃酮等營養因子,具有降血脂、抗氧化和抗腫瘤等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的延緩腎功能衰退,減少腎髒病並發症的發生。故慢性腎炎患者甚至是腎功能減退者都可食用豆製品,但須限製豆製品的攝入總量。
蛋白質攝入量 不同患者限製蛋白質攝入的程度不同。輕度血尿、蛋白尿和腎功能損害不嚴重者不必嚴格限製蛋白質攝入量,但每天總量應較健康人略少(<1 g/kg);腎功能中、重度受損者(肌酐清除率<60 ml/min)的蛋白質攝入量一般以0.61 g/kg為宜。若患者可耐受更嚴格的蛋白質限製,蛋白質攝入量可適當減至0.41 g/kg,並每日補充複方α酮酸製劑(0.201 g/kg)。
脂肪及糖類的攝入 限製蛋白質攝入的同時須保證充分的能量攝入,可增加不飽和脂肪(植物油和橄欖油)及糖類(砂糖、水果糖或蜂蜜等)的攝入。對於疾病性質和疾病程度不同的患者,飲食控製的要求也不同,最好請專科醫生指導製定適合患者自身的飲食治療方案。
鈉和水的攝入 慢性腎炎患者須嚴格限製鈉和水的攝入。若患者尿量正常,無高血壓和水腫,每日應攝入鹽<6 g。一旦患者尿量減少,24小時尿量<1000 ml或出現明顯的水腫和高血壓,則須嚴格限鹽限水,每日控製攝入鹽2~3 g,嚴重水腫者甚至需無鹽飲食。除食鹽外,含鈉高的食物也要少吃或不吃,例如醬油、鹹菜、鹹蛋、泡菜、醃肉、豆腐乳、燒堿製作的饅頭和糕點等,可在烹飪時用糖、醋或番茄醬等調味料代替食鹽進行調味。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