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6日醫景網(Medscape)發布的醫生生活方式調查報告顯示,與其他工作相比,美國醫生有更多的職業倦怠。最高的職業倦怠率出現在重症監護科(53%)和急診醫學(52%),全部的家庭醫生、內科醫生和外科醫生中約有一半報告職業倦怠。在報告有職業倦怠者中女性多於男性。當中國醫生在羨慕美國醫生的社會地位和高收入時,他們中的一些人卻得了這樣一種病。
筆者讀出的韻味是,桑迪普從醫並非其本意,隻是讓父母開心。心態與性格決定了桑迪普難以成為一名符合職位需求的醫生。因此,整本書有如幻想破滅的人麵對艱難現實的自怨自艾。
錢不是萬能的,沒錢是萬萬不能的。收入問題似乎是桑迪普的聚焦點。與十年前相比,醫生收入變少了,不得不靠兼職來彌補不足。桑迪普的觀點或許隻對了一半。在公立或學術性醫院,收入的確是在減少。但私立醫院,收入依然很高。換言之,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若一心為救治病患,則前往公立醫院好好服務;若想多賺點錢,不妨到私立醫院去服務。
因此,整本書無法對了解美國醫療體係助益,它更多展現的是一名印度裔醫生在美國醫療界工作與生活的困境。作者將自己塑造成一種受害者的形象,對美國醫療體製進行攻擊。遺憾的是,這並未得到許多美國同行的認可。
換句話說,作者的所有遭遇,隻是其天生個性的柔軟不決所致,他似乎並不像一名真正的醫生。不過,普通美國人的生活也並不好過。許多即便擁有博士或碩士學位的人,年收入達到6萬美金(稅後)依然高興萬分。在不少美國人看來,醫生的收入太高了。一名收入超過絕大多數美國普通人的醫生還哭窮,別提多討厭了。
■好書推薦
了不起的葛文德
北京大學醫學部人文研究院王一方教授推薦,美國醫生作家阿圖?葛文德的《阿圖醫生(第一季)》、《阿圖醫生(第二季)》和《清單革命》)。
葛文德是美國哈佛醫學院臨床外科副教授,他同時是“全球病患安全挑戰項目”(WHO項目)的專家,是美國兩屆民主黨醫改顧問。葛文德的這三本書是最好的敘事醫學範本。他非常享受醫學,並能感覺醫學之美,他從到臨床的第一天,就告誡自己要拋棄技術的桎梏,要進行哲學思考,認為臨床之美就是思考之美,醫生應從不思到尋思,淺思到深思,順思到反思,技術之思到哲理之思。《阿圖醫生》構成了哲學的範疇,它教醫生如何穿越醫學的複雜性從而做得更好。他不是絕對主義者,他主張在循證中直覺,在直覺中循證。葛文德認為,醫生的成就在於從不確定性中獲得征服、獲得成熟、從而感受到愉悅。他認為臨床是心術,不可先知,也不可全知,所以需要探索,需要思考。
葛文德在書中不僅主張臨床醫生的精神發育要達到“小專科,大人文”(指醫生的哲學思考、倫理思考等),同時他的文字也很有趣,比如他講“醫生為什麼需要年會”?因為醫生需要同行認可,需要與同行溝通,還需要從年會上獲得一些小禮物。他很有責任感,闡述對“問題醫生”該如何進行矯正?阿圖認為,臨床工作是異常複雜的,如何找到出路,避免差錯?他提出了《清單革命》,試圖將不穩定的元件串成完美的係統。(田曉青根據人文讀書班記錄整理)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