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醫學

辯:規培全科醫生能紮根基層發揮作用嗎?

作者:扈妍 整理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全科醫學周刊 日期:2015-09-24
導讀

         在本次年會基層醫療服務分論壇上,由杜雪萍教授主持的一場辯論格外引人注目。這是一個嚴肅的話題,也許這一問題的答案並不是黑與白那麼簡單:經過規範化培訓(規培)的全科醫生能紮根基層發揮作用嗎?八位來自基層或三級醫療機構的一線全科醫生,就這一問題展開了唇槍舌戰。 正方 規培的全科醫生可以紮根基層,發揮他們的作用 我們都是經過5+3規培的全科醫生,規培後在基層醫療機構工作,我們規培的全科醫生完全可以紮根

關鍵字:  規培 | 全科醫生 | 紮根 | 基層 

        在本次年會基層醫療服務分論壇上,由杜雪萍教授主持的一場辯論格外引人注目。這是一個嚴肅的話題,也許這一問題的答案並不是黑與白那麼簡單:經過規範化培訓(規培)的全科醫生紮根基層發揮作用嗎?八位來自基層或三級醫療機構的一線全科醫生,就這一問題展開了唇槍舌戰。

        正方

        規培的全科醫生可以紮根基層,發揮他們的作用

        我們都是經過“5+3”規培的全科醫生,規培後在基層醫療機構工作,我們規培的全科醫生完全可以紮根基層,發揮作用。我們的理由概括起來就是“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即適合國內全科醫生紮根基層的醫改大環境,及目前全科醫學全麵發展的趨勢。地利,即我國人口老齡化日趨嚴峻以及看病難、看病貴、看病不方便,患者得不到連續服務,資源配置不合理等現狀,為規培全科醫生紮根基層提出了迫切需求。人和,即經過5+3規培的全科醫生,能解決80%的社區醫療衛生問題,能為居民提供可及、方便的全科醫學服務。

        我方認為規培的全科醫生職業發展路線是清晰的,因為我們有自己的職稱晉升序列,且國家為了支持基層醫療事業的發展,對全科醫生職稱晉升也有一定程度的政策傾斜。

        作為全科醫生,職業榮譽感不是當上了衛生部門的領導,而是服務了多少社區居民、為居民解決了多少健康問題。規培後的全科醫生可以解決大部分社區醫療問題,受到了居民的一致認可,難道這不是職業榮譽感嗎?

        各行各業對自己的薪酬待遇都有滿意或不滿意的,全科醫生也一樣。前途不用擔心,未來是美好的!我們的價值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

        規範化培養的全科醫生是“正規軍”,良好的溝通能力正是全科醫生的魅力所在,全科醫生需要讓社區居民感到親切,且就醫環境、醫患關係良好。對方辯友提出很多人不願意留在基層執業,而願意去大醫院執業的現實,其實,國外都經曆過這個過程,然而最後是回歸全科醫學拯救了他們,我們也正在這條路上努力奮鬥著。

        導致三級醫院診療人數增多的真正原因是,各個專科隻可以開本專科的藥,所以對於很多合並高血壓、糖尿病等多重疾病的患者,就要分別掛幾個科的號。而在基層醫療機構則隻要掛一個號就可以看所有的病,開所有的藥物。

        正方總結

        全科醫學在我國的發展僅僅經曆了20年時間,至2012年底,我國已經擁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33562家,全科醫生11萬名。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這也完全符合辯證法“否定之否定”規律,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前進性和曲折性,即要經過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規律。醫藥衛生服務的改革體現了保基本、強基層的趨勢;發改委撥款用於全科醫生培訓基地的建設,用於培訓更多合格的全科醫生。但是如果你是為了發家致富,那麼對不起,我隻能遺憾地告訴你,你是選錯了專業,而不是職業。社會老齡化、慢病流行、疾病譜的轉變,使得更多的慢病管理轉向基層社區。有需求就有發展空間,我國人口基數大,要滿足人群的基本醫療需求。因此,國家對規培的全科醫生是非常渴求的。醫療模式變遷呼喚全科醫生,疾病譜的變化呼喚全科醫生,中國醫療服務體係的改變也呼喚全科醫生。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反方

        規培的全科醫生不願紮根基層

        良禽擇木而棲,諸多現實問題使得我們經過規範化培訓的全科醫生對紮根基層望而卻步。

        基層全科醫生職業發展路徑不清晰,職業生涯沒有閃亮點。有規培醫生吐槽:在社區輪轉期間,一半的時間都無法放在臨床診療中,使規培醫生對自己的職業前途甚為堪憂。

        晉升空間有限。全國醫學院校開設全科醫學專業的屈指可數,規培基地中設立全科醫學科的更是寥寥,即使有也多是掛靠在老年科、幹保科等,哪裏讓規培學員有歸屬感?

        薪金與付出不匹配,社會地位認可度低,職業榮譽感差。2015年上海全科醫生平均月薪7800元,外科專科醫生平均月薪為17800元;北京全科醫生收入更不及2015年上半年統計的社會平均工資。

        最終,入少出多的基層醫療服務是情感不留人、事業不留人、待遇也留不住人的“脫水電解質紊亂”。

        全科醫生帶著滿腔熱情和規培學來的“十八般武藝”來到社區工作,但現實與想象中有較大的差距。相比三甲醫院門庭若市,社區醫院可謂門可羅雀。盡管工作不飽和,但是我們依然忙碌,忙於填表、輸機、報數、聯係功能社區、應付各種檢查……國家下大力氣培養出來的高水平人才,就這樣長期被文不對題地使用著,無異於“用大炮轟蚊子”,是極大的浪費,導致人才流失,流向大醫院。隻有把醫生的時間還給患者,才能發揮醫生的作用,社區醫療才能形成良性循環。

        目前的政策很難看出我們正在大力建設全科醫學。2012年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共1844項,其中與全科直接相關的僅16項。我們每天做的都是開藥、慢病管理、填表等工作,業務水平相比大醫院逐年下降,社區醫生的醫療水平很難得到人們的認可。2014年1-11月數據顯示,大醫院的診療人數增長13.8%,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診人數增長僅為3.3%,這說明越來越多的患者選擇去了大醫院就診。

        反方總結

        雖然全科首診、分級診療這些令人振奮的政策頻頻出台,但是遲遲未能落地生根。當前現實環境中,首先,多地很難招收到足夠的全科畢業生參加規培;其次,規培基地多設置在三級醫院,在專科輪轉,全科導師多為專科醫師,這就導致了“外行帶內行,專科帶全科”這樣的情況,如此失去了全科規培的意義。因此,在三級醫院完成規培的全科醫生非常容易離開基層,被虹吸進大醫院。常常沉浸在填表、報數字、打電話、追病人這些工作中,我們真的能從中體會到全科醫生的自身價值嗎?前世界家庭醫生組織(WONCA)主席來基層醫療機構參觀時,都在感慨中國全科醫生繁重的案頭工作!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每年有那麼多全科醫生選擇轉崗離開基層。在目前現有的客觀條件下,規培的全科醫生無法長期在基層紮根並充分發揮作用。在此大環境下,我想隻有大家一起麵對現實,奮起努力,改變現狀,才能真正迎來全科醫學全麵發展。

        也許你的心中有著自己的答案,也許你更支持正方或者反方的觀點,掃描二維碼,和更多全科醫生一起麵對現實,奮起努力,改變現狀!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