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若沒有食物,可生存3周;沒有水,可生存3天;沒有空氣,隻可生存3分鍾。可見,水對於人體是僅次於空氣的重要物質。
馬冠生 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公衛學院教授
一個人若沒有食物,可生存3周;沒有水,可生存3天;沒有空氣,隻可生存3分鍾。可見,水對於人體是僅次於空氣的重要物質。
水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物質,約占成年人體重的60%~70%,血液中大部分物質都是水分,我們的肌肉、肺、大腦等組織和器官中也含有大量的水分。
水的作用:
1、多種礦物質、微生物、葡萄糖、氨基酸及其他營養素的良好溶劑,參與體內的物質轉運,它將營養物質運送到細胞內,同時運走體內的代謝廢物。
2、體溫調節係統的主要組成成分,體內能量代謝產生的熱,通過體液傳到皮膚表麵,經蒸發或者排汗帶走多餘的熱量保持體溫恒定。
3、潤滑作用,關節潤滑劑、唾液、消化道分泌的胃腸粘液、呼吸係統氣道內的粘液、泌尿生殖道粘液等的生成都離不開水。
水有三個來源:
我們每天通過喝水、食物和機體內生水這三個途徑來獲得所需要的水分。喝水包括各種途徑所獲得的白水、茶水、飲料等,通過喝水我們可以獲得很多水分;我國居民的膳食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另外,我們常用的烹調方式與西方不同,多以蒸、燉、煮、炒為主,不僅保留了食物中大部分的水分,還往往在烹調時加入一定的水,因此,我們可以從食物中獲得一定量的水分。調查發現,我國城市居民每天從食物中獲得的水分占外源水的40%,喝水接近60%。
機體內生水是指三大產能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在體內代謝產生的水分,也是機體獲得水分的一個途徑。
水有四個去路:
我們通過排尿、排便、呼氣、皮膚蒸發或出汗丟失水分,其中,排尿是最主要的途徑。人體內有一個水平衡調控係統,確保了液體攝入量與丟失量之間處於動態平衡狀態。當身體出現體液不足時,口渴中樞受刺激,產生口渴感,引發飲水行為;如果不能及時通過飲水來補充缺失的水分時,機體會通過增加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分泌,使得腎髒內體液瀦留,通過減少排尿量來保持體內液體平衡。而如果水分攝入較多,則通過增加排尿量來排出水分。
機體缺水超過體重的1%以上,而沒有得到及時的補充則會產生一些症狀。另外,還有很好識別的症狀意味著你的身體已經處於缺水狀態了,如關節痛、肌肉疼痛、後背痛、便秘;尿液氣味濃重、色黃等。
我們每天需要喝多少水?
在溫和氣候條件下生活的從事輕度身體活動的成年人每天需要喝水1500-1700毫升。
當我們活動量較大時丟失的水分增加,應該適當增加飲水量。短時間的運動,可額外補充400~600毫升液體即足以彌補丟失的水分;但若進行持續1小時以上的劇烈運動,則需補充更多的液體。另外,較熱的環境使得排汗增多,室內或飛機上開空調或暖氣可造成皮膚中水分蒸發丟失,也需增加飲水量。飲酒會加快機體內的代謝反應,使得排尿量增加,應補充增加的飲水量沒有定數,隻要保持體內水分平衡即可。
隨時飲水,少量多次
喝水時間應分配在一天中的任何時刻,原則是少量多次,每次200毫升左右。一夜的睡眠會丟失不少水分,盡管在起床後沒有口渴感,但體內仍然會因為缺水出現血液粘稠。早晨起床後喝一杯涼開水(150毫升)可以降低血液粘度,增加循環血容量。
多年來,我們一直想當然地認為,口渴時我們體內才需要水、才需要喝水。其實,口渴時機體已經處於缺水狀態,並開始利用調節係統進行水平衡的調節,此時飲水雖然可以補充丟失量,並不是最佳的飲水時機,且往往容易一次性飲大量水,加重胃腸負擔,稀釋胃液而影響消化。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