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來自中國的一項關於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肝髒彈性測定(LSM)5年動態變化的臨床研究亮相2016 EASL年會首場全體會議,由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孫劍教授報告。該研究被評為最佳肝炎研究亮點(Best Viral Hepatitis at ILC2016 Debrief Recording),由南方醫院侯金林教授負責的中國臨床研究團隊牽頭,共有24家單位120多人參與課題的實施。在此小編表示熱烈祝賀,希望今後國際肝病大舞台湧現更多中國優秀臨床研究。
4月14日,來自中國的一項關於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肝髒彈性測定(LSM)5年動態變化的臨床研究亮相2016 EASL年會首場全體會議,由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孫劍教授報告。該研究被評為最佳肝炎研究亮點(Best Viral Hepatitis at ILC2016 Debrief Recording),由南方醫院侯金林教授負責的中國臨床研究團隊牽頭,共有24家單位120多人參與課題的實施。在此小編表示熱烈祝賀,希望今後國際肝病大舞台湧現更多中國優秀臨床研究。
侯金林教授(左一)、孫劍教授(右一)和EASL現任秘書長Laurent Castera合影
研究結果顯示,治療階段的前24周,患者LSM迅速降低(治療前,8.5 kPa;24周6.1 kPa),隨後呈緩慢下降趨勢(24周,6.1 kPa;260周,4.9 kPa);肝髒活檢結果顯示,前104周,無壞死性炎症或中度壞死性炎症(組織學活性指數Knodell 0~3)患者比例從29.7%(103/347)提高到77.2%(268/347),無纖維化或中度纖維化(纖維化評分Ishak 0~2)患者比例從29.1%(101/347)提高到66.0%(229/347);治療前,肝纖維化患者(Ishak>2)LSM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下麵積(AUROC)為0.816。多變量邏輯回歸分析顯示,治療24周和52周的LSM值與104周的肝髒非壞死性炎症(Knodell ≤2)獨立相關[風險比(OR)=1.889,P=0.014],與肝纖維化(Ishak ≤2)獨立相關(OR=3.002,P=0.023)。
研究者認為,在雙階段抗病毒治療過程中,LSM動力學下降反映了第一階段的炎症改進和第二階段的纖維化逆轉;瞬時成像技術是抗病毒治療中評估肝髒炎症及纖維化變化的有效手段。
瞬時彈性成像技術是一種快速、非侵入的肝髒彈性檢測手段。LSM是CHB患者發生晚期肝纖維化或肝硬化的可靠診斷工具。然而,在抗病毒治療階段使用LSM監測肝纖維化動力學變化尚未被充分評估。
該研究是一項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EFFORT研究),入組606例CHB患者(HBV DNA ≥5 Log10 copies/mL,ALT 2~10 × ULN,HBeAg陽性),接受不超過260周(5年)的替比夫定(LDT)單藥治療或聯合阿德福韋(ADV)的抗病毒治療,其中每24周使用FibroScan瞬時彈性成像儀記錄LSM,在治療前和治療104周時行經皮肝髒活檢。共有599例治療意向人群接受了分析,其中347例患者接受了治療基線和104周肝髒活檢。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