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根據2017國際肝病會議(ILC 2017)上的專家報告,將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作為全身性疾病來治療,而不僅僅是肝髒的並發症,可能有助於減少肝髒時感染肝外表現的發生。
阿姆斯特丹——根據2017國際肝病會議(ILC 2017)上的專家報告,將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作為全身性疾病來治療,而不僅僅是肝髒的並發症,可能有助於減少肝髒時感染肝外表現的發生。
來自瑞士日內瓦大學醫院臨床病理學、胃腸病學和肝髒病學係的Francesco Negro博士表示,“有證據表明,HCV患者常常死於非肝髒相關因素。當然,主要的死因原因還是來自肝髒,但香港的一個研究團隊卻觀察到許多其他死因,包括腎髒、代謝及心血管疾病因素,而這些並發症與病毒感染並不相關。”
Negro博士補充說,“這並不是新的信息,從曆史來看,我們很早就知道丙型肝炎與血管炎有關。這些病毒可能也涉及引發病毒外的免疫介導反應。”
據Negro稱,Younossi及其同事的調查結果表明,當患者感染HCV時,可能出現高膽紅素血症、糖尿病和其他並發症。Arase及其同事的數據顯示,治愈HCV可以減少一半以上的糖尿病發病,而來自Hsu的數據顯示,病毒治療可能會降低ESLD、急性冠心病和中風的風險。
由HCV感染導致的肝外表現所造成的HCV疾病負擔可能令人吃驚。目前缺乏間接成本的分析,疾病負擔可能非常嚴重,尤其是工作時出現疲勞和工作時間的喪失。
此外,很難從其他合並症中分離出真正的肝外表現。Negro指出,有觀察性證據表明,非肝細胞可引起中樞神經係統功能障礙,並指出影響內分泌的物質分泌會產生胰島素抵抗。
據Negro介紹,首先被鑒定出來的是腎髒並發症。“HCV是慢性腎髒疾病的非傳統危險因素,HCV患者應每年進行蛋白尿、血尿和EGFR檢測,以檢測可能發生的腎髒疾病”。
關於糖尿病和胰島素抵抗,既往數據,尤其是2000年NHANES的數據顯示,相較於無HCV感染患者,HCV感染患者的糖尿病發病率穩步上升。這種現象在40-49歲和50-59歲之間有所加劇。
關於心血管疾病,Negro引用了Petta及其同事的數據,數據顯示HCV患者的頸動脈斑塊增多,但他認為吸煙也是該事件發生率的因素;病毒對腦血管事件也有影響,當然也有其他危險因素。
總的來說,眾多證據表明,丙型肝炎早期治療獲益明顯,但還需要更多的數據來進行驗證。
信源: Negro F. Joint Workshop EASL/Viral Hepatitis Group.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Liver Congress; April 19-24, 2017; Amsterdam.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