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65歲,因反複乏力、雙下肢水腫2年,活動後心慌、氣短1年,加重1周於2011年3月21日入住我院。考慮患者肝硬化失代償期、門脈高壓症、脾大、脾功能亢進、腹水及低白蛋白血症診斷明確。高度懷疑肝肺綜合征(HPS)。
圖肝肺綜合征(HPS)患者動脈低氧血症的機製在健康人的均質肺中,肺泡通氣和肺血流均勻一致(A),毛細血管直徑為8~15 μm,氧正常彌散入血管,通氣—灌注相稱。肝肺綜合征患者肺(B)很多毛細血管擴張,血流不均勻,肺泡通氣—灌注不匹配是低氧血症的主要機製,在最晚期可能同時存在氧彌散至擴張毛細血管的中心受限(粗箭頭)。圖片引自《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 Engl J Med2008,358:2384)。
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65歲,因反複乏力、雙下肢水腫2年,活動後心慌、氣短1年,加重1周於2011年3月21日入住我院。
患者2年以來無明顯誘因反複出現乏力,食欲尚可,尿黃,雙下肢水腫。多次接受各項檢查,結果顯示凝血功能異常,肝功能異常(具體不詳),但乙肝病毒(HBV)及丙肝病毒(HCV)感染的血清學指標以及自身抗體等指標均為陰性。
1年以來,患者除反複出現上述不適外,還出現活動後心悸,氣短,多次以“肝硬化(失代償期)”住院,接受保肝、利尿、補充人血白蛋白等治療。
1周前,患者上述症狀再次出現,程度較前加重,再次住院治療。
患者自發病以來無口幹眼幹,無皮膚瘙癢及關節痛,無咳嗽、咳痰,無胸悶、心前區不適等。目前精神可,睡眠欠佳,體重無明顯改變。
患者曾從事肝炎防疫工作,無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病史。無長期特殊用藥史,無肝炎病史及其密切接觸史,無手術、外傷及輸注血製品史。不嗜煙酒。
無家族性遺傳病及傳染病史。
入院查體
患者血壓為120/80 mmHg,心率82次/分。神清,精神可,慢性病容,麵色晦暗,有肝掌,頸部、前胸部見多枚蜘蛛痣,靜脈穿刺處有淤斑,鞏膜中度黃染。口唇紫紺,頸部無抵抗,兩肺呼吸音清,未聞及幹濕音。
心律齊,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病理性雜音。
腹膨隆,無腹壁靜脈曲張,腹軟,無壓痛及反跳痛,莫非征陰性。肝髒肋下未及,劍下可及約3.5 cm,質韌,無觸痛。脾髒肋下可觸及,約肋下1.0 cm,質韌,無觸痛。腹部移動性濁音陽性。
雙下肢有明顯凹陷性水腫,有杵狀指。
門診及入院後輔助檢查
血常規檢查
白細胞總數為2.76×109/L,中性粒細胞為 64.6%,紅細胞為 3.1×1012/L,血紅蛋白為 109 g/L,血小板為 28×109/L。
生化檢查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為 75 U/L,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為 104 U/L,白蛋白為 25.2 g/L,總膽固醇為 121 μmol/L,直接膽固醇為 67.8 μmol/L,尿素氮為8.15 mmol/L,肌酐為 45 μmol/L,血糖為 3.41 mmol/L。血氨為 13.6 μmol/L。
其他實驗室檢查
凝血分析結果顯示,凝血酶原時間為 15.9秒,凝血酶原活動度為54%。
乙肝表麵抗體及乙肝抗核心抗體陽性,抗-HCV及抗人免疫缺陷病毒抗體均為陰性。
腫瘤相關血清學檢查顯示,癌胚抗原為 1.51 ng/ml,甲胎蛋白為2.88 ng/ml,癌抗原19-9 為44.42 kU/L。
抗核抗體、抗線粒體抗體(AMA)、AMA-M2均為陰性。血清銅藍蛋白為34.4 mg/dl,α1-抗胰蛋白酶為168 mg/dl。
血氣分析結果顯示,pH值為7.45,氧分壓為63 mmHg,二氧化碳分壓為23 mmHg,血氧飽和度為93%,碳酸氫根為 16 mmol/L,剩餘堿為-6.2 mmol/L。
影像學檢查
X線胸片示右下肺陳舊性病變。
肺CT檢查顯示,雙肺未見明確活動性病變,心影增大,掃描範圍內肝脾表現符合肝硬化改變。
腹部超聲檢查顯示,肝髒形態異常,肝右葉最大斜徑為9.4 cm,左肝劍下徑為6.0 cm,包膜欠光滑,邊緣鈍,實質回聲增強,分布欠均勻,肝內血管走行欠清晰,門靜脈直徑為1.4 cm,脾髒為14.7 cm×5.5 cm,肋下為2.0 cm(側位),腹腔內見一個直徑為4.5 cm的無回聲區。
超聲心動圖檢查顯示,心內結構及血流未見異常,射血分數為76%。
肺功能檢查結果顯示,中期流速降低,提示小氣道病變,彌散功能降低,氣道阻力、殘氣量正常。
其他輔助檢查
眼科檢查顯示,雙角膜清,未見K-F環(即角膜色素環)。
心電圖檢查未發現異常。
入院分析
患者病史具有以下特點:老年女性,緩慢起病;病程長,病程中反複出現乏力、雙下肢水腫,近期時有活動後心慌、氣短1年;有慢性肝病體征,包括麵色晦暗,肝掌和蜘蛛痣,脾大,移動性濁音陽性,雙下肢明顯水腫;有長期缺氧的體征,如口唇紫紺、杵狀指等。
結合輔助檢查結果,考慮患者肝硬化失代償期、門脈高壓症、脾大、脾功能亢進、腹水及低白蛋白血症診斷明確。
但患者肝硬化病因不明,根據病史及檢查結果,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藥物性肝損傷及代謝異常或血管異常等所致肝硬化均無證據支持。遺憾的是該患者拒絕接受肝穿病理學檢查。
針對患者活動後心慌、氣短及長期缺氧的體征,我們作如下分析。
肝肺綜合征(HPS)
患者存在慢性肝病、門脈高壓的基礎,活動後心慌、氣短,有肝掌、蜘蛛痣及長期缺氧的體征如口唇紫紺、杵狀指等,動脈血氣分析顯示存在明顯的低氧血症,肺功能檢查提示彌散功能降低,高度懷疑HPS,但需要與其他心肺疾病鑒別。
肺心病後肝硬化
肺心病後肝硬化主要是由肺部疾病引起,心功能不全,導致肺靜脈壓增高,肝髒反複長期淤血,導致中央靜脈肥厚和小葉中央區結締組織增生,進而形成肺心病後肝硬化。
該患者無慢性肺病病史,無心功能不全的病史及體征,不符合肺心病後肝硬化的診斷。
左心功能不全
HPS與左心功能不全都能引起嚴重的呼吸困難和低氧血症。左心功能不全患者有心髒病史,有端坐呼吸、咯粉紅色泡沫痰及肺部濕性音等表現,超聲心動圖射血分數明顯降低等。該患者顯然不符合。
原發性肺動脈高壓
HPS患者的低氧血症在吸純氧後大多數能明顯緩解,其血流動力學呈高動力狀態,肺動脈壓和肺血管阻力正常或降低,而原發性肺動脈高壓吸氧效果差,肺動脈壓和肺血管阻力升高。
診斷與治療經過
患者診斷為肝硬化(失代償期)、門脈高壓症(脾大、脾功能亢進、腹水)、低白蛋白血症及HPS。
入院後,囑患者低鹽軟食,吸氧,給予還原型穀胱甘肽、複方甘草酸苷靜滴保肝降酶,熊去氧膽酸口服退黃,新鮮冰凍血漿補充凝血因子,螺內酯、呋塞米利尿,同時加強對症支持治療。
住院2周後,患者拒絕肝穿及血氣分析複查,乏力、氣短等好轉,腹水、下肢水腫消失後出院。
[未完待續,見《一例肝肺綜合征的診治經過(上) 》]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