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肝支持係統的應用,肝衰竭的內科治療效果已有明顯提高,其中血漿置換術是人工肝支持係統最常用的治療方法。肝衰竭發病機製的研究中發現內毒素以及白細胞介素(IL)6、腫瘤壞死因子(TNF)α、幹擾素(INF)γ等細胞因子與肝細胞的壞死、肝衰竭的發生有密切關係,為進一步研究這些炎性細胞因子與肝衰竭預後的相關性,作者對肝衰竭患者進行了相關研究,發現連續的人工肝血漿置換術治療,能有效清除肝衰竭患者血漿促炎性細胞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臨床症狀。
隨著人工肝支持係統的應用,肝衰竭的內科治療效果已有明顯提高,其中血漿置換術是人工肝支持係統最常用的治療方法。肝衰竭發病機製的研究中發現內毒素以及白細胞介素(IL)6、腫瘤壞死因子(TNF)α、幹擾素(INF)γ等細胞因子與肝細胞的壞死、肝衰竭的發生有密切關係,為進一步研究這些炎性細胞因子與肝衰竭預後的相關性,作者對肝衰竭患者進行了相關研究,發現連續的人工肝血漿置換術治療,能有效清除肝衰竭患者血漿促炎性細胞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臨床症狀。本文2015年4月在線發表在《臨床肝膽病雜誌》上。
本研究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住院的36例肝衰竭患者,分別在血漿置換術前及多次治療後的次日清晨采集血標本。用ELISA法測定血漿TNFα、IL-6、IFNγ的含量,計量資料治療前後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進一步兩兩比較采用SNK-q檢驗。
36例肝衰竭患者TNFα、IL-6、IFNγ治療前分別為(381.23±190.57)ng/L、(77.9±83.09)ng/L、(534.65±471.19)ng/L,治療後分別為(274.12±21230)ng/L、(54.8±63.32)ng/L、(259.65±312.26)ng/L,治療前後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亞急性肝衰竭和慢加急性(亞急性)肝衰竭患者根據臨床表現的嚴重程度又分為早期、中期和晚期。結果發現,IL-6、TNFα在早、中、晚期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IFNγ早、中、晚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兩兩比較IFNγ早期組與晚期組、中期組與晚期組相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經過人工肝血漿置換治療,其中有29例肝衰竭患者好轉痊愈,餘7例惡化,TNFα、IL-6、IFNγ在好轉痊愈組降低程度分別為(122.58±57.64)ng/L、(26.93±7.25)ng/L、(284.06±94.31)ng/L,均顯著高於惡化組下降水平(P值均<0.05)。急性肝衰竭有效率為66.67%,亞急性肝衰竭有效率為85.71%,慢加急性(亞急性)肝衰竭有效率為8636%,慢性肝衰竭有效率為50.00%。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