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人文

曾昭耆講病例故事:好心辦了“懸”事

作者:cmt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2015-03-12
導讀

男性,86歲男性,高級專家,因發熱達39℃、尿少1天,於7月就醫。 患者1天前曾在烈日下活動較久,大汗,尿少,當日體溫升高。查體:一般情況良好,血壓、心率正常,無明顯陽性體征,尿常規有大量白細胞。診斷為急性腎盂腎炎,收入病房。血常規及生化檢查結果基本正常,因考慮病人年老,給予抗菌藥靜脈點滴。

關鍵字: 曾昭耆 | 病例故事 | 好心 | 懸事

患者在治療期間肌酐急劇增高,考慮為急性間質性腎炎。據文獻報道,急性間質性腎炎約50%由藥物引起,本例患者的致病因素可能與持續大量應用抗菌藥有關。本病主要病理改變為腎小管間質受損,並常引發抗原-抗體反應,這可能是其抗核抗體陽性的原因。本例患者住院後的病情發展過程,與教科書上的描述幾乎完全符合。

一般情況下,容易將抗核抗體陽性認為紅斑狼瘡或其他免疫疾病,但以往無可疑情況的老年男性,且該患者僅單項增高,其他項目無異常,此類疾病的可能性極小。結合患者的臨床過程考慮,可不急於特殊處理,觀察其發展趨勢再定。

可以設想,主管醫生的動機也許是良好的。他們可能考慮患者為老年專家,主觀上希望盡快給予最佳治療,可惜對藥物的不良反應估計不足。特別是,沒有充分估計到老年人機體對藥物的耐受能力,以致病情越來越複雜,實質上屬於醫源性問題。幸虧上級醫生注意到這點,及時停藥。應該肯定,這是扭轉局麵的正確和必要措施。

上個世紀,美國醫生愛德華?利文斯通?特魯多(EdwardLivingstonTrudeau)提出,醫生“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醫學治療需要根據不同個體的年齡、生理狀況等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而醫學也並不是傳統上的科學,治療起效時間因疾病性質、個體狀況等而不同。在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很多時候醫療隻是一個輔助力量,去“幫助”調動機體係統對抗疾病。若放大了醫學的力量,有時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