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醫生成為病人

作者:廖莉莉 期刊:2015年-07月(55期)

■楔子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這是一句常常出現在腫瘤醫生報告PPT中的一句話,也是很多醫生的座右銘。有人將它譯為“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

這是一名長眠在美國紐約東北部撒拉納克湖畔的特魯多醫生的墓誌銘,雖然看起來簡單,但或許卻是這位美國首個結核病療養院創建者行醫一生的感悟。也正是因為由此引發的諸多共鳴,使得它能夠超越時空,雋永流傳。

但令我困惑的是,每次我看到這句話,腦海中都會浮現出一個問題—— 究竟在現實中,我們應該怎麼做,才算做到了真正的“relieve(減輕病痛)”和“comfort(給以安慰)”?

今年,一位陪伴了我幾乎整個童年時光的親人不幸與世長辭。這位走過了近一個世紀的老人,見證了共和國近百年的風風雨雨,用她坎坷、傳奇的一生和善良、敦厚的品格,溫暖了家族中的每位成員,也溫柔了我們的點滴歲月。從發現罹患腫瘤到最後離開,整整十天的時間。在這期間,全家幾乎找了所有能找到的專家,用了所有的辦法,但都因為腫瘤位置的特殊和老人年齡、身體狀況等原因,已無法做到relieve,而隻能是盡力的comfort。而在整個過程中,我常常會有一個感覺,那就是——深深的無力感。

我是一名從事與腫瘤學相關專業的記者、編輯,每天接觸的也都是不同腫瘤的最新研究進展。從業8 年來,對DFS、PFS、OS、QoL、PS、並發症等詞彙也算是司空見慣了,但這些詞彙究竟在現實中代表著什麼,到底有著什麼樣的意義,現在看來,基本算是“一無所知”。對此,我深深地感到愧疚,同時也再次開始了對“relieve”和“comfort”的思考。

The days are long, but the years are shor(t 日子很長,但歲月如梭).

這是一名罹患肺癌的神經外科醫生在寫給《斯坦福醫學雜誌》的文章中引用的一句話,也反映了他當時的心境。當他的角色轉變為一位病人,他的心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當之前自己熟知的治療方案開始親自驗證,那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我們的身邊不乏這樣的人、故事。而看了這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故事,我暗下決心,與其還在執著於那些冷冰冰的腫瘤學詞彙,倒不如走近這些自己不幸成為腫瘤病人的醫生們,請他(她)們講述自己的感悟,那些有溫度的直接感受和體會。

我想,這或許對於未來如何真正做到“relieve”和“comfort”終歸是有益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