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從不公布誰是推薦人,但新華社記者5日在采訪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科學家的過程中,意外得知今年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屠呦呦的推薦者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路易斯米勒,而且這位知名瘧疾研究專家從2010年就開始年年向評委會推薦屠呦呦。 米勒同一實驗室同事、屠呦呦諾獎另一名推手、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資深研究員蘇新專講訴了事件的前因後果。 從2010年開始推薦屠呦呦 2007年,我們到上海去開一個瘧
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從不公布誰是推薦人,但新華社記者5日在采訪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科學家的過程中,意外得知今年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屠呦呦的推薦者——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路易斯·米勒,而且這位知名瘧疾研究專家從2010年就開始年年向評委會推薦屠呦呦。
米勒同一實驗室同事、屠呦呦諾獎另一名推手、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資深研究員蘇新專講訴了事件的前因後果。
從2010年開始推薦屠呦呦
“2007年,我們到上海去開一個瘧疾與傳染媒介會議,會上米勒就問在場的人,誰知道青蒿素到底是誰發現的?怎麼發現的?在場的人都不知道,”蘇新專對新華社記者說,“米勒一直關注這個問題。有一天,我們在吃中午飯時聊天,就說這個事件確實很重要,應該去提個什麼獎。我當時就跟他說,可以考慮提一下諾貝爾獎。他說,可以。”
圖為蘇新專
作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米勒每年都從諾貝爾獎評委會收到推薦表格。但推誰呢?作為懂中文的華人科學家,蘇新專的任務就是幫他找到可以推薦的人選。蘇新專對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李國橋的瘧疾臨床研究工作比較熟悉,從屠呦呦那裏獲得當年“523”計劃的一些資料,又到北京見了一些“523”計劃參與者,最終決定就推屠呦呦。
“2010年,我們推薦了諾貝爾獎後,又推薦了拉斯克獎,諾貝爾獎沒有消息,但拉斯克獎很快就有回應,表示很感興趣,馬來有人過來(了解情況),他們有個臨床獎,我們推薦了她和李國橋,”蘇新專說。拉斯克獎素有諾貝爾獎風向標的說法,2011年屠呦呦獲獎後,曾引起國內轟動。
屠呦呦在2011年美國紐約舉行的拉斯克獎頒獎儀式上展示獎杯和證書。
同時讓屠呦呦廣為人知的是,是米勒和蘇新專為配合拉斯克獎寫的一篇文章《青蒿素:源自中草藥園的發現》,這篇文章發表在著名的《細胞》雜誌上。
“這篇文章是至關重要的。為什麼呢,因為人家(西方人以前)都不怎麼關注這個事件,這個文章是跟拉斯克獎配合的,拉斯克獎是生物學界裏很重要的獎項,《細胞》雜誌的影響力非常大,連在一起就引起了關注,”他說。
現在,在維基百科有關屠呦呦的介紹裏,第一個引用的就是米勒和蘇新專的介紹性文章。
圖為西安交通大學網頁刊載的米勒受聘該校榮譽教授
米勒是蘇新專實驗室以前的老板,現在已經退了下來,但仍在做研究。蘇新專說,米勒人在歐洲,幾個月前評委會還讓米勒寫過屠呦呦的專家報告,這個報告是他幫助組織、撰寫的。
記者給米勒發去采訪電子郵件,但沒有回應。但蘇新專說,米勒對推薦屠呦呦“非常熱心”,年年推,主要是他在推。
推薦屠呦呦的五大原因
屠呦呦獲獎,在國內存在一定爭議。蘇新專說,他也是2011年去北京後,才聽說屠呦呦跟一些人鬧了很大意見,屠呦呦也對他證實了確有矛盾存在。“所以任何人跟她要(證明發明人的)資料,她也不給。她為什麼給我們,可能是覺得我們沒有利益關係”。
在《青蒿素:源自中草藥園的發現》文章中,米勒和蘇新專寫道:“經過深入的調查研究,我們毫無疑問地得出結論:中國中醫科學院北京中藥研究所(中藥所)的屠呦呦教授是發現青蒿素的首要貢獻者。”
圖為米勒
蘇新專對新華社記者解釋,他們認為屠呦呦名至實歸,有5大原因:
第一,“523計劃”始於1967年,當時屠呦呦並沒有參與進來,但從1971年在廣東開會的會議記錄可以看出,研究一直沒有取得太大進展。屠呦呦後來加入進來,並於1972年南京召開的會議上首次提到青蒿素可有效殺瘧原蟲。“東晉人葛洪的著作早就提到青蒿的抗瘧作用,但帶到項目裏麵來,是她(屠呦呦),是她把青蒿帶到項目裏麵來”。
第二,在1972年的會議上,屠呦呦也報告,當時青蒿提取物效果不穩定,而葛洪著作提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為什麼要用冷水泡,她就想到常用煎熬和高溫提取的方法可能破壞了青蒿有效成分,所以便由用沸點78攝氏度的乙醇提取改為用沸點35攝氏度的乙醚提取。所以,提取溫度也是她第一個解決。
第三,1972年8月,屠呦呦帶領一個團隊到海南做臨床試驗,包括她和幾個同事首先在自己身上試藥,證明了沒有太大毒性。她們總共做了30例,基本都有效。所以她是第一個做臨床試驗的人。
第四,國內有個爭論,就是中藥所的提取成分沒有其他機構好,確實是這樣,但其他機構的提取方法是根據屠呦呦提供的材料改進的。無可否認,屠呦呦參與了研究青蒿素的化學結構。
第五,她是青蒿素衍生物雙氫青蒿素的發明人。青蒿素是脂溶性藥物,水溶性不好。水溶性不好,藥性就不好。而提高水溶性,服用後就比較容易吸收。雙氫青蒿素吸收性能就比較好。
這是20世紀80年代初,任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副研究員的屠呦呦在研製抗瘧新藥“青蒿素”
蘇新專說:“這些證據我都有嚴實的523的材料作證,都是原始資料。”
還有其他一些佐證,比如,得獎時,屠呦呦的單位排名總在最前麵,衛生部把青蒿素發明的證書給她們所。1981年,世界衛生組織到北京開一個會,在會上用英語作相關報告的是屠喲喲,“這個也可以說明她的貢獻與她當時的地位,為什麼不選個別人呢?(記者問:英語好?)英語比她好的人有的是。”
“如果選一個人做代表,那就是她”
但蘇新專也強調,不能否認其他人的貢獻,這個項目“不是隻有她做出了貢獻,確實是一個團隊的貢獻”。參與的人有500多人,有三四十單位,跨度10幾年,“所以絕對不是她一個人的貢獻”。
“但是我們沒有辦法提名一個集體的貢獻。沒有選擇。提名一個集體項目,那當然是最完美的。但諾貝爾科學獎隻給個人。我們也考慮過有沒有第二個人、第三個人,確實想不出有那麼突出的,雖然其他一些人都有一些貢獻,比如羅澤淵、李國橋、周維善,”他說。
在采訪的最後,蘇新專說:“不容否認,這個項目有很多人的貢獻。如果有可能推薦集體獎,那(我們)肯定是這樣做。如果選一個人做代表,那就是她。我們跟誰都不認識。我們要尊重事實。”
更多內容請點擊:2015年諾貝爾獎專題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