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3年法國科學家首次分離出艾滋病病毒(HIV)毒株以來,科學家與HIV之間的較量一直未曾停止。30多年間,科學家殫精竭慮,在逐層揭開籠罩在HIV頭上的麵紗的同時,也催生出了許多抗艾療法和藥物。盡管相關技術進展迅速,但功能性治愈甚至根治艾滋病的良方一直未“現形”。
自1983年法國科學家首次分離出艾滋病病毒(HIV)毒株以來,科學家與HIV之間的較量一直未曾停止。30多年間,科學家殫精竭慮,在逐層揭開籠罩在HIV頭上的麵紗的同時,也催生出了許多抗艾療法和藥物。盡管相關技術進展迅速,但功能性治愈甚至根治艾滋病的良方一直未“現形”。
現在,情況正在慢慢改變。在11月28日於清華大學舉辦的“中和抗體與功能性治愈”艾滋病學術前沿研討會上,來自中國抗艾代表性領域的各位專家表示,艾滋病的功能性治愈曙光在望。其中,長效藥物和抗體藥物“雙劍合璧”是最前沿的學科研究方向和熱點,也是實現艾滋病功能性治愈最有潛力的武器。
終能找到HIV致命弱點
艾滋病是可能被治愈的,目前已成為很多科學家的共識。
清華大學艾滋病綜合研究中心主任張林琦教授已在艾滋病領域奮戰20多年,他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自信地表示:“我覺得艾滋病的功能性治愈是非常有希望的,相關技術尤其是抗體和免疫治療技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艾滋病功能性治愈是指HIV-1感染者體內的病毒被完全抑製,機體免疫功能恢複到一定程度,即便不接受任何抗病毒治療,用常規方法也難以在感染者體內檢測出HIV-1病毒。
張林琦說,某些感染HIV的人群可以在8年到10年內,甚至終身不發病,這說明人體本身也許就能抵抗HIV,隻是科學家尚未找到其中關鍵的“命門”。也許,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和細化,科學家最終能找到HIV的致命弱點。
“基於科學的數據和科技的發展,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病人治愈後不用再吃藥打針,利用自身免疫係統就能控製艾滋病。”同樣在艾滋病領域奮戰20年的“老兵”、前沿生物藥業(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東博士也樂觀地表示。
相比之下,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洛克菲勒大學教授米歇爾·努森茲威格的態度更為謹慎和保守。他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治愈艾滋病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做不到,我們需要不斷去嚐試。10年前,沒有人認為可以用抗體來治療艾滋病,但現在,我們擁有了很多抗體藥物。”這次,努森茲威格到清華大學訪問的目的,就是在艾滋病功能性治愈方麵與中國開展合作。
生活質量有望大大提高
目前在研的艾滋病功能性治愈方法主要包括藥物治療、細胞免疫治療、基因治療和抗體治療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廣譜中和抗體(bNAb)。科學家認為,廣譜中和抗體與長效抗艾藥物“雙劍合璧”,將是實現艾滋病功能性治愈的關鍵“鑰匙”。
在抗艾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10%左右的HIV感染者在被感染幾年後,體內會產生bNAb。2009年,科學家從一名女性感染者血清中分離出兩種能中和70%以上HIV毒株的抗體,這一發現使bNAb成為抗艾研究最熱門的方向之一。
此後,各種bNAb紛紛問世。2015年,努森茲威格團隊發現抗體3BNC117能對抗80%左右的HIV毒株。據美國《科學》雜誌9月報道,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和製藥商聯合開發出的新抗體可攻擊99%的HIV毒株,該抗體已經在猴子身上試驗成功,人類臨床實驗將於明年啟動。
努森茲威格說:“HIV非常聰明,一段時間後,它會對藥物、單一抗體產生耐藥性,因此,應對的方法是讓藥物和抗體結合,或者幾種抗體結合。”
張林琦解釋,長效藥物和抗體結合,是艾滋病的功能性治愈最有潛力的方向之一。抗體既可以殺病毒,也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可謂“一箭雙雕”。努森茲威格的報告顯示,抗體除了本身具有免疫功能,還可以大大提高機體抗HIV的細胞免疫反應,在這方麵,現有抗HIV的小分子藥物是無法達到的。目前的小分子藥物必須每日服用,終生服用,而且常常導致長期的不良反應。而長效藥物和抗體相結合後,病人可能隻需要每兩周、每個月,甚至每半年注射一次,可以大大提高生活質量。
打敗艾滋病需要國際合作
艾滋病是對人類生存、社會發展威脅最大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因此,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應對。專家也紛紛表示,要想實現中國的抗艾大計,也需要國際合作。
張林琦說:“在抗體研究方麵,中國的HIV感染者群體中,沒有發現‘精英感染者(感染HIV病毒後長期病情無進展的感染者)’,分離抗體麵臨極大困難。而最近幾年出現的很多抗體,幾乎全由美國科學家研製而成,相關的‘精英感染者’由這些科學家從全球各地找到。因此,我們必須與國外開展合作,將其技術引入優化,與中國的創新和患者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才能率先研發成功新一代治療方案,乃至根治的方法。”
謝東表示:“艾博韋泰已於2016年向中國藥監局提交了上市申請,我們計劃將艾博韋泰與3BNC117聯合使用,組成擁有全新作用機製的兩種長效藥物全注射配方,在2018年啟動臨床試驗,研究其有效性、安全性及誘導患者體內產生對HIV病毒的免疫反應。”
據悉,2016年,張林琦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疫苗研究中心結構生物學家周同慶合作,申報的“基於結構的艾滋疫苗設計”獲得了美國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和國家自然基金委的資助,雙方將攜手全麵開展相關治愈和疫苗的研發工作。
長期遊走於中美兩國的周同慶參與了今年9月發現的抗體的研發工作,他說:“最近幾年,中國在艾滋病治療領域的進展非常大,國際交流也很多,中國在艾滋病功能性治愈和根治方麵的研究很有希望。”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