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

足癬要及時治療

作者: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皮膚科 趙穎 徐峰 章強強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2012-08-09
導讀

患者女性,34歲,雙足皮疹反複10餘年,加重2周。患者2周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雙足外側米粒大小水皰,自行挑破後,水皰逐漸增多,伴瘙癢。於當地醫院就診,給予氯雷他定及丁酸氫化可的鬆軟膏治療,雙足趾間出現皮疹伴滲液,且水皰仍逐漸增多。1周前出現雙足明顯腫脹(圖1),伴疼痛及異味,於當地醫院診斷為“足部感染”,給予克林黴素及頭孢呋辛治療,皮疹無明顯好轉。既往10餘年手足出汗多,雙足底及趾間脫屑,夏季加重。

關鍵字: 足癬 | 及時 | 治療
足癬要及時治療
足癬要及時治療

  很多患者認為“足癬是小病”,更有誤解“足癬治好了會生大病”,而任其存在和發展。但足癬若發生繼發感染則可發展為膿皰,甚至潰破,形成潰瘍,嚴重者可迅速擴展至足底和足背,引起急性淋巴管炎、急性淋巴結炎或丹毒。患者可有發熱、不適等全身症狀,或局部紅腫熱痛,造成行走不便,丹毒反複發作者還可引發象皮腫。此外,足癬也是自身體股癬、手癬及甲癬的傳染源,故無論輕重,都應積極治療

  病例介紹

  主訴 患者女性,34歲,雙足皮疹反複10餘年,加重2周。

  病史 患者2周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雙足外側米粒大小水皰,自行挑破後,水皰逐漸增多,伴瘙癢。於當地醫院就診,給予氯雷他定及丁酸氫化可的鬆軟膏治療,雙足趾間出現皮疹伴滲液,且水皰仍逐漸增多。1周前出現雙足明顯腫脹(圖1),伴疼痛及異味,於當地醫院診斷為“足部感染”,給予克林黴素及頭孢呋辛治療,皮疹無明顯好轉。既往10餘年手足出汗多,雙足底及趾間脫屑,夏季加重。

  輔助檢查 真菌檢查陽性。

  概述

  足癬是發生於趾縫、足掌及足跟的皮膚真菌感染。本病在世界範圍內廣為流行,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更普遍。患者以青壯年男性多見,兒童和老年人較少,且發病與運動明顯相關。

  足部出汗,蒸發不暢,局部形成溫暖潮濕的環境易於真菌繁殖,而不經常洗腳換襪、使用公用生活用具(腳盆、拖鞋等)是導致足癬的重要因素,遊泳池、浴室等公共場所是交叉傳染的常見場所。

  足癬發病與季節有關,夏秋季嚴重,好發於溫暖潮濕環境,且病情反複,呈慢性病程。

  診斷及鑒別診斷

  分類及臨床表現 根據臨床表現足癬可分為水皰型、糜爛型和鱗屑角化型,以後者最為常見。起病多在第3、4趾間,開始表現為紅斑和鱗屑,後鱗屑增多,皮損擴大並逐漸蔓延至足跟、足側麵及足掌,甚至足背,呈體癬典型環狀損害(圖2、3)。

  鱗屑呈點滴狀、魚鱗狀、環狀或大片狀。久之皮膚角化明顯,整個足底,尤其是足跟部覆以堅硬而黏著的厚片狀鱗屑,常累及雙側,可有瘙癢或無症狀。冬季在足跟、足兩側、小趾或趾縫間可發生皸裂,疼痛難忍,妨礙行走(圖4)。

  急性或亞急性期,皮損局部可出現水皰或丘疹,伴瘙癢。開始為水皰,多位於趾縫、足底和足側,針尖至綠豆大小、疏散或密集分布(圖5);或可表現為大皰,皰壁緊張,內含清澈漿液。

  幹燥後可呈環狀脫屑並逐漸擴大,成為慢性鱗屑角化型足癬。多汗、搔抓、摩擦及浸漬等可使皮膚發白(圖6),表皮剝脫,潮紅糜爛麵露出,伴少量滲液,有時皮膚開裂,常伴異味,瘙癢難忍,多見於第3~4和第4~5趾間。

  輔助檢查 皮膚鱗屑加10%氫氧化鉀液直接鏡檢可見分枝、分隔、無色的菌絲(圖7、8)。取水皰頂部或慢性皮損的鱗屑作真菌檢查常有較高陽性率,但浸漬部位真菌檢查常不易發現真菌。

  真菌培養可確定真菌種類,使用沙氏瓊脂培養基室溫培養,2周內可見真菌菌落生長,最常見的致病菌為紅色毛癬菌(圖9)。

  診斷 足癬病程較長,皮損形態多樣,但常以一種形態為主,同時伴有其他形態的損害,或從一種臨床類型迅速轉變為另一種類型。有時難以明確劃分,故在診斷和治療時須充分考慮和兼顧這些特點。趾間或足底有水皰、膿皰、脫屑、浸漬、糜爛、角化增厚或皸裂,都要懷疑足癬可能,若真菌檢查陽性即可確診。

  鑒別診斷 水皰型足癬應與濕疹、接觸性皮炎和掌蹠膿皰病等鑒別。慢性鱗屑角化型足癬應與神經性皮炎、慢性接觸性皮炎、銀屑病及慢性濕疹等鑒別。

  治療

  足癬治療應根據臨床表現及皮膚損害類型采用不同藥物,以局部治療為主。

  局部治療

  水皰型足癬若僅有丘疹、水皰和鱗屑,可局部外用複方苯甲酸酊、咪康唑、酮康唑或特比萘芬軟膏等。若有糜爛但滲液不多,應先使用粉劑,待創麵幹燥後再外用上述軟膏。若有大量滲液,應先用0.5%新黴素液和3%硼酸液濕敷,待滲液消失,創麵幹燥後再治療足癬。

  鱗屑角化型足癬患者同樣可以使用上述外用軟膏治療。有皸裂者可使用尿素脂或尿素咪康唑軟膏。

  足癬必須堅持治療,皮損消退後仍須局部用藥至少2周。

  內服治療

  足癬嚴重者可口服氟康唑150 mg/w或50 mg/d,連用2~6周;或伊曲康唑200 mg/d,連用1~2周。特比萘芬250 mg/d,連用2周。

  有繼發感染者,如蜂窩織炎、急性淋巴管炎、急性淋巴結炎等,應臥床休息,抬高患肢,且須先控製感染,藥物以青黴素為首選,待感染消退後再繼續治療足癬。

  輔助療法

  足部應保持清潔幹燥,鞋襪經常換洗,穿透氣性好的鞋襪,不使用公用拖鞋、腳盆和毛巾。足癬患者的襪子應煮沸消毒,或於鞋襪內放置經40%福爾馬林液浸泡的棉球,封置過夜。同時須治療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如手癬、頭癬、股癬或甲癬等。

  ■小結

  足癬是最常見的淺部真菌感染性疾病,其也是體股癬、手癬、甲癬的傳染源,嚴重者可引起繼發感染,導致下肢丹毒等。部分患者可能奇癢難忍,影響睡眠、學習、工作、生活等,且可在家庭成員中交叉感染,對患者及家庭成員都會造成嚴重影響。對於有水皰、脫屑及浸漬、糜爛等表現者,尤其對反複按濕疹治療無效者,須考慮真菌感染的可能,應進行皮疹處鱗屑真菌學檢查以明確診斷。

  治療上應具有規範性,首選外用藥治療,急性損害者忌用刺激性藥物。此外,家庭成員間拖鞋及毛巾應分開使用,必要時煮沸消毒,做到早期預防。有身體其他部位真菌感染者須同時治療,防止交叉感染。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