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

【驚人病例】寄生蟲在人體惡變為腫瘤

作者:高曉方(譯)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2015-11-13
導讀

          11月5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發表一項驚人病例顯示,一種常見絛蟲感染了免疫力低下者,並且在其體內生長,惡變為腫瘤。

        11月5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發表一項驚人病例顯示,一種常見絛蟲感染了免疫力低下者,並且在其體內生長,惡變為腫瘤。病曆摘要如下:

        美國一名41歲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因發熱、咳嗽和體重減輕數月於2013年1月就診;最近

        CD4細胞計數為28/mm3;糞便檢查發現微小膜殼絛蟲(Hymenolepisnana)蟲卵,計算機化體層攝影(CT)檢查顯示大小不等的多發肺結節(圖A和B)、肝髒和腎上腺結節以及頸部、縱隔和腹腔淋巴結腫大。患者接受頸部淋巴結切除活檢和經皮肺穿刺活檢。

        患者接受3劑阿苯達唑及抗病毒治療,病情進展後,進行二次頸部淋巴結活檢。組織學檢查顯示不典型小細胞組成的不規則巢式結構(圖C),並且存在含有不典型細胞核的合胞體(圖D);同時可觀察到有絲分裂像、血管淋巴管浸潤和壞死。免疫組化染色顯示上述細胞的人細胞角蛋白和波形蛋白均為陰性。增殖細胞具有明顯的惡性進程特征,如浸潤鄰近組織、生長模式紊亂和單型性,但細胞小(直徑<10μm)提示其為非人源性。患者新鮮組織的細胞培養結果為陰性。絛蟲和微小膜殼絛蟲種屬特異性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和測序證實了樣本中微小膜殼絛蟲DNA的存在。比較深度測序識別出與癌症突變相一致的微小膜殼絛蟲結構性基因組變異體。患者因病情惡化於2013年5月死亡。

        ■病例討論

        微小膜殼絛蟲為最常見人類絛蟲,並且感染通常局限於消化道。在該例,有絲分裂活性、細胞小、富含核糖體細胞質、細胞核比較大、核仁明顯等特征與絛蟲幹細胞完全一致。目前推測免疫抑製宿主中持續增殖使微小膜殼絛蟲幹細胞中的體細胞突變得以蓄積,並最終導致了惡性轉化。

        微小膜殼絛蟲惡性轉化可能會被誤診為人類癌症,在HIV和微小膜殼絛蟲廣泛存在的不發達國家尤為如此。阿苯達唑為絛蟲幼蟲組織侵襲階段的可選藥物,但阿苯達唑對絛蟲幹細胞克隆增殖可能無效,這提示侵襲性微小膜殼絛蟲細胞增殖可能帶來新的治療挑戰。

        諸如人乳頭狀瘤病毒(HPV)、埃及血吸蟲等感染因子可導致人類罹患癌症。生活在宿主組織中的多細胞寄生蟲通常具有宿主組織浸潤和免疫逃避的細胞機製,這些機製在惡性轉化期間可能發揮作用。未來應更深入探討感染與癌症之間的相互關係《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 Engl J Med2015;373:1845-1852)。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