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吃較多白米飯與糖尿病患病率升高有聯係

作者: 來源:果殼網 日期:2012-04-28
導讀

         日前,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彙總分析了截止到2012年的有關米飯、血糖反應及糖尿病的研究論文,發現亞洲人(主要是中國人和日本人)比西方人更經常吃白米飯,且吃得也多,而這類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也較高。通過一係列的分析,研究者得出結論:吃較多的白米飯與糖尿病患病率升高有聯係,特別是在亞洲人群中(主要指中國人和日本人

關鍵字:  米飯 | 物 | 尿病 | 指數 

  日前,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彙總分析了截止到2012年的有關米飯、血糖反應及糖尿病的研究論文,發現亞洲人(主要是中國人和日本人)比西方人更經常吃白米飯,且吃得也多,而這類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也較高。通過一係列的分析,研究者得出結論:吃較多的白米飯與糖尿病患病率升高有聯係,特別是在亞洲人群中(主要指中國人和日本人)[1]。

  看到這項研究,從小就吃米飯的南方人可能會有點小擔心,而北方人看到可能有點小慶幸:幸好我們平時是吃麵條、饅頭。那麼,白米究竟為什麼會與糖尿病有聯係?白麵是否與糖尿病無關?

  的血糖指數與糖尿病

  想知道上麵問題的答案,先得學習下糖尿病與食物的血糖指數(glycemic index,GI)的關係。

  GI是衡量食物引起人體餐後血糖反應的一項有效指標。所謂GI,是指健康人攝入含50克可吸收糖類的食物與等量的葡萄糖或白麵包相比,引起餐後一定時間內血糖反應曲線下麵積的百分比。以葡萄糖為參考物(定GI值為100),目前將GI<55的食物作為低GI食物,GI在55-70的食物為中GI食物,GI>70的食物為高GI食物[2]。

  通常,低GI食物在胃腸道停留時間長,吸收率低,葡萄糖釋放緩慢,進入血液後的峰值低,下降速度慢;而高GI食物進入胃腸後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釋放快,葡萄糖進入血液後峰值高,然後快速降低。

   inserted image

  餐後血糖反應示意圖[3],A為低GI食物,B為高GI食物。

  而胰島素抵抗導致血糖逐漸升高、胰島細胞負擔加重和功能失常,是糖尿病發生的病理基礎[4]。研究發現,長期的高GI飲食,可使機體對胰島素需求增加,久而久之可能使胰島細胞耗竭、功能喪失,導致葡萄糖不耐受,最終可能發展為糖尿病;而低GI的糖類食物由於葡萄糖的吸收速度減慢,將減少餐後腸道激素和胰島素升高,糖類吸收時間延長,可持續抑製血液遊離脂肪酸水平和拮抗激素的反應,同時達到降低血糖的效果[5]。因此,日常飲食中,減少高GI食物的攝入、多吃低GI食物是預防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白米、白麵GI高,都怪精加工

  我們平時所吃的白米主要成分是澱粉,澱粉被人體吸收後分解為葡萄糖作為能量物質使用,它是可以升高人體的血糖的。白麵由小麥製成,其主要成分也是澱粉,其血糖指數也很高。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白米飯的血糖指數為83,而白饅頭的血糖指數為88,都是高GI食物[6]。因此,我們平時所吃的白米、白麵都是GI較高的食物,長期食用對於血糖調控都是不利的。

  影響食物血糖反應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澱粉分子組成,食物中所含的膳食纖維、蛋白質、有機酸、單寧和植酸等成分,以及物理狀態等方麵。另外,加工方法對食物的血糖反應也有影響,加工精度越大,GI值越高。

  對比我國十幾年前和現在的大米標準可發現,我國大米加工的精度有增大趨勢[6][7]。現在我們吃的主食基本都是精製白米和白麵,這些精製白米白麵外層(大概30%)營養最好的地方被磨掉了,隻留下中間約70%比較細膩、比較白的部分,然後把它磨成麵,或者變成精白的大米。這些經過精製的白米白麵不僅丟失了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而且變得特別容易消化吸收,進入腸胃之後很快就會被消化、變成葡萄糖,然後蜂擁進入血液,特別容易升高血糖,因此它們GI值都很高。所以說,我們的主食都太“精”了。

  日常主食不要太精

  回到哈佛大學那項研究中,白米飯屬於高GI食物,特別是現在的白米大多經過精製加工,除了損失了維生素和礦物質外,血糖指數也高,與糖尿病患病率確實可能存在統計學上的相關性。但是,有統計學相關性並不意味著吃白米飯就是患糖尿病的直接原因,也不意味著吃白米飯就一定會得糖尿病。大家也不要太擔心。

  不過,這個研究也提示我們,預防糖尿病,日常主食要盡量選擇低GI的食物,盡量少吃精製加工的主食,包括現在的“精白細軟”米麵;多用粗糧和豆類當主食,注意粗細搭配,如在白米白麵中加黑米、大豆等;提倡雜糧主食,如黑米、黃米、薯類等。

  食物中的蛋白質、膳食纖維、有機酸和一些抗氧化物質等均可降低食物的血糖反應,而單寧和植酸能通過抑製澱粉酶的作用降低消化吸收速度[5]。有研究對日常混合膳食的GI值進行測定發現,混合膳食比白米飯、白麵饅頭的GI值低[8]。因此,也建議大家平時要盡量保證飲食多樣化,適當配合肉類和奶類,多吃些蔬菜。

  參考資料:

  [1] Emily A Hu, et al. White rice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meta-analysis and systematic review. BMJ, 2012,344:e1454

  [2] The Glycemic Index of Foods.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3] About Glycemic Index.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4] 孫建琴,沈秀華, 陳霞飛. 食物血糖指數與糖尿病防治. 腸內與腸外營養, 2005.

  [5] (1, 2) 曾悅. 稻穀類及豆類碳水化合物消化速度與血糖反應的初步研究. 中國農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6] (1, 2) GB1354-2009

  [7] GB1354-1986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