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CT診斷的益處遠多於風險,但是CT輻射的潛在風險仍是人們近年來關注的焦點,尤其是特殊患者(兒童、孕婦和心髒病患者)接受CT檢查時,輻射劑量升高導致其潛在風險增加。如何使用最低輻射劑量獲得能滿足診斷要求的圖像,在輻射劑量與診斷圖像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值得放射科醫師深入思考。本文就CT潛在風險和降低輻射劑量策略予以介紹。
[詳細]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張斌、王輝等研究發現,兒童先天性腎髒和尿路畸形(CAKUT)的發生率較高,且早期並無明顯臨床表現而不易發現;超過1/3的CAKUT需要外科幹預;超聲檢查對發現兒童CAKUT具有明顯優勢,是篩查的首選方法,可以作為兒童的常規體檢項目。 論文發表於 2011 年第7期《中華兒科雜誌》。
[詳細]
一項多國聯合研究顯示,在兒童或青少年期接受CT檢查,累積照射量達到50 mGy,白血病風險增加2倍,若累積照射量達到60 mGy,腦腫瘤風險增加2倍。論文於6月7日在線發表於《柳葉刀》(Lancet)雜誌。
[詳細]
人類接受輻射照射後出現的健康危害來源於各種射線通過電離作用引起組織細胞中原子及由原子構成的分子的變化。α和β粒子與原子中的電子直接碰撞後將其擊出,X射線和中子引起的電離輻射的作用是它們與物質相互作用後產生的次級帶電粒子引起的,稱為次級電離。
[詳細]
胸透的放射線量在X線檢查中是最大的,做一次胸透就相當於拍10次X光照片檢查。一次胸透半小時後,即可以顯示出X線所致DNA受損後錯誤修複而出現的染色體畸變率增加和微核率上升。
[詳細]
日前,河南省洛陽市中心醫院放射科仲斌峰發表論文,旨在進一步提高對兒童支氣管非金屬異物的認識和診斷水平。研究指出:①X線檢查對兒童支氣管非金屬異物的發現和定位具有重要作用;②觀察縱隔移位、擺動胸透優於胸片;③異物阻塞造成的病理改變決定X線表現。該文發表在2005年第6期《臨床醫學》雜誌上。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