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出現不明原因的顱內出血,而缺少長期高血壓、血管畸形等常見誘因時,需警惕ANCA相關血管炎的可能,尤其是合並腎髒等多係統受累者,應盡早完善相關檢查以明確診斷。
病曆摘要
患者男性,42歲,因“消瘦2個月,發現尿檢異常伴血肌酐升高20天”入院。
入院2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納差,消瘦,無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黑便等,未診治。一周前查尿蛋白2+,潛血3+,血肌酐(Scr)232μmol/L,血紅蛋白(Hb)104g/L,測血壓140/100mmHg,未治療。於我科查尿蛋白2+,尿沉渣紅細胞計數2500萬/毫升(多形型),Scr237μmol/L,Hb107g/L。
患者精神尚可,體力下降,食欲差,睡眠正常,2個月體重下降8kg,排便、排尿正常。
其父親因肝癌去世,母親因腦出血去世,2兄均有高血壓病史。
輔助檢查
尿液尿蛋白定量3.12~2.94g/24h,白細胞0~1/高倍視野(HP);尿沉渣紅細胞計數400萬/毫升,多形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36.5μ/(g?cr),視黃醇結合蛋白(RBP)6.1mg/L,溶菌酶<0.5mg/L。
血常規及生化白細胞計數(WBC)7600/mm3,中性粒細胞(N)77%,淋巴細胞(L)16%,Hb104g/L,血小板(Plt)23.8×109/L,白蛋白(Alb)38.5g/L,球蛋白(Glo)28.8g/L。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27U/L,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15U/L,乳酸脫氫酶(LDH)136U/L。鈣2.18mmol/L,葡萄糖5.69mmol/L,尿素氮(BUN)86.1mg/dl,Scr225μmol/L,尿酸(UA)472μmol/L,二氧化碳總量(TCO2)32.4mmol/L,前白蛋白410mg/L,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製劑C(CystatinC)3.24mg/L,電解質未見異常。
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時間(PT)10.8s,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40s,國際標準化比值(INR)0.94,纖維蛋白原(Fib)424mg/dl,血栓彈力圖提示輕度高凝。
免疫學檢驗抗核抗體(ANA)、抗雙鏈DNA(Ads-DNA)抗體陰性,核周型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pANCA)1?U160(+),髓過氧化物酶(MPO)-ANCA233.8RU/ml,胞漿型ANCA(cANCA)、蛋白酶3(PR3)-ANCA陰性,補體C31.05g/L,補體C40.196g/L,免疫球蛋白IgG18.3g/L,IgA2.05g/L,IgM0.829g/L,IgE95.9IU/ml,抗鏈球菌溶血素O(ASO)71.9IU/ml,類風濕因子(RF)<20.0;外周血淋巴細胞:CD4+472個/微升,CD8+332個/微升。內皮指標:循環內皮細胞11個/毫升,血管細胞黏附因子(VCAM)1619.31ng/ml,血栓調節蛋白1.83ng/ml,E-選擇素6.66ng/ml。
腫瘤標記物β2-微球蛋白(血)6.55mg/L,餘正常。
特殊檢查胸部CT示右肺上葉前端以及右肺中葉外段小結節,左側胸膜略增厚。
顱內出血發生及診療過程
患者臨床表現為多係統受累,其中腎髒表現為急進性腎炎綜合征,腎外合並副鼻竇炎症、納差、消瘦及輕度貧血。結合患者pANCA及MPO-ANCA高滴度陽性,既往無哮喘及過敏病史,血嗜酸性粒細胞計數正常,診斷考慮微型多血管炎(MPA)。
10月6日入院後,患者血壓波動於140~160/80mmHg,予硝苯地平控釋片降壓,同時針對原發病予甲潑尼龍40mg/d等治療,血壓控製於120/85mmHg左右。10月8日14時患者起床活動後突然出現口角右偏、流涎、左側肢體活動障礙,伴頭暈,惡心。血壓139/100mmHg,血氧飽和度(SaO2)98%。查體:神清,口角偏右,伸舌偏左,左上肢肌力4級,左下肢肌力4級,右側肢體肌力、肌張力正常,輕癱實驗陽性;後血壓逐漸升至180/120mmHg,雙側瞳孔直徑左3mm、右2mm,對光反射存在。嘔吐物為胃內容物,無嘔血,無意識障礙、抽搐,眼底未見動脈硬化或出血。
急查頭顱CT示右側基底節區出血(圖1~3),予降壓、利尿及甘露醇降顱內壓等治療。8日夜間患者左側肌力進一步降低(0級),伴意識模糊、語言不清。複查頭顱CT未見出血區域擴大,繼續降顱內壓及止血治療。後患者意識恢複,右側肌力逐漸好轉。9日行頭顱磁共振(MR)示右側基底節區異常信號,考慮腦出血,並破入雙側腦室及第四腦室內;雙額葉及左頂葉散在小缺血灶;雙側篩竇及右側蝶竇炎。
10月9日患者病情相對平穩後完善頭顱血管成像(CTA)檢查,未見血管畸形,右側大腦中動脈遠段分支受壓移位。10月10日患者頭痛加重,MR示顱內水腫加重,予加強脫水利尿治療後症狀逐漸緩解,血壓控製平穩,複查MPO-ANCA仍高達233RU/ml,予甲潑尼龍500mg/d,連續3日衝擊治療控製原發病。行腎活檢病理示腎小球係膜區輕度增寬,毛細血管袢多處袢壞死伴大量細胞性及細胞纖維性新月體形成,小管間質急性病變中度;免疫熒光示寡免疫複合物沉積,符合ANCA相關性血管炎(MPA)病理改變。複查MPO-ANCA152.5RU/ml,予追加甲潑尼龍500mg衝擊治療,後續潑尼鬆30mg/d口服。
患者出院半月後複查,肢體肌力恢複正常,無頭暈頭痛,尿蛋白降至1.81g/24h,SCr降至130.8μmol/L,MPO-ANCA降至83.76RU/ml,顱內出血有所吸收。予環磷酰胺(CTX)衝擊治療(1克/月,4個月),MPO-ACNA抗體降至28.69RU/ml,尿潛血轉陰,蛋白降至0.62g/24h,Scr122.2μmol/L。
討論
研究顯示,青年人(≤45歲)自發性腦出血較老年人少見,病因也不盡相同,較常見病因包括高血壓、顱內血管畸形(煙霧病、海綿狀血管瘤等)及凝血功能異常等,亦有因腦膠質瘤等引起出血者。
該患者既往無高血壓病史,發病前無情緒變化、勞累、血壓劇烈波動等誘因,且入院後反複檢查眼底血管未見異常,不支持高血壓所致出血。患者入院前後未使用抗凝藥物,凝血功能及血栓彈力圖均提示輕度高凝狀態,不支持凝血功能異常所致出血。CTA亦排除了顱內血管畸形所致出血的可能,亦無顱內腫瘤等特殊疾病表現,因此患者的顱內出血考慮由原發疾病ANCA相關血管炎所致。
ANCA相關性血管炎為係統性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急進性腎炎、肺出血、皮疹和呼吸道損害等,亦常見神經係統受累。而相對於變應性肉芽腫性血管炎(CSS)和韋格納(Wegener)肉芽腫,MPA神經係統受累較少見,其主要表現為多發性單神經病,多因血管病變導致神經缺血所致,出現肢體麻木、疼痛或痛覺減退等症狀。中樞神經受累主要表現為頭痛、癲癇及意識障礙等,隻有累及較大血管時可能並發腦出血或梗死,偶見蛛網膜下腔出血。
ANCA相關性血管炎所致腦出血較為罕見,無大樣本臨床觀察,文獻多為個案報道,以Wegener肉芽腫及CSS患者更為多見。而相比於Wegener肉芽腫及CSS,MPA患者合並腦出血的報道更為少見,且多源自亞洲人群。
總結目前臨床報道的MPA合並顱內出血病例,患者年齡普遍較大,近一半為老年患者。除1例cANCA陽性,MPO-ANCA多為高滴度陽性(>300EU/ml),腎髒表現多為急進性腎炎,而肺部受累相對少見。患者預後較差,症狀發作後近50%治療無效,最終死亡。
本例患者年齡較輕,MPO-ANCA滴度相對較低,未見肺部受累,或為其預後相對良好的原因。在予適當止血及脫水治療後繼以甲強龍衝擊,積極控製原發病,患者症狀逐漸緩解,顱內血腫吸收,肢體肌力逐漸恢複。
小結
顱內出血是ANCA相關性血管炎較為少見的神經係統受累表現,MPA患者顱內出血更為少見,預後凶險,死亡率較高,高齡患者預後更差。臨床上出現不明原因的顱內出血,而缺少長期高血壓、血管畸形等常見誘因時,需警惕ANCA相關血管炎的可能,尤其是合並腎髒等多係統受累者,應盡早完善相關檢查以明確診斷。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