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80%的人經曆過某一時期臉上長滿痤瘡的噩夢,但科學家仍未發現引發原因及阻止痤瘡的方法。
盡管80%的人經曆過某一時期臉上長滿痤瘡的噩夢,但科學家仍未發現引發原因及阻止痤瘡的方法。
但一項新的研究終於弄清楚了為什麼細菌隻會導致特定的人群皮膚發炎,並且這項研究可以在兩年之內引發治療痤瘡技術的重大變革。
迄今為止,醫生治療嚴重痤瘡的常用藥物無外乎抗生素,激素調節劑(例如避孕藥)或異維A酸(羅可坦)。而這些藥物都不可避免的會有副作用(一些比其他更嚴重),最糟糕的是,他們中的大多數不能夠長期使用,或在某些情況下根本不起作用。
近年來,治療痤瘡的方法已經不停更新換代,但是對於痤瘡產生的機製研究卻止步不前。這項新的研究基於這樣一個事實,我們的皮膚幾乎所有的時間都被細菌覆蓋 - 畢竟,它是防禦細菌侵入的第一道防線。但是,盡管不斷被細菌所包圍,許多人從來沒有引發痤瘡,而許多人無論如何嚐試卻仍然被痤瘡所困擾。
來自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首席研究員Richard Gallo這樣說道“:為什麼我們能夠容忍皮膚上的所有這些細菌,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通常,我們與它們相安無事,但是在特定條件下,這種平衡被打破而我們就會被細菌所感染。”
現在,研究團隊認為他們首次發現了導致這個問題的關鍵性區別。
Gallo和他的同事們發現,一種通常生活在我們皮膚之上無害的細菌,在缺氧和油性的條件下(如毛囊炎),會引發炎症和爆發性增殖。但不是每個人的毛囊內環境都是相同的,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不是每個人都會得痤瘡(可能有些人的毛囊更為封閉)。這可能不僅解釋痤瘡產生的根本原因,它也可以揭示一個全新的途徑,細菌引發炎症,這可以幫助科學家了解一係列不同的感染。
研究人員特別研究了一種被稱為痤瘡丙酸杆菌的細菌,顧名思義,它可以引起痤瘡的爆發。大多數人的臉上都有痤瘡丙酸杆菌,但它不總是爆發。 因此,團隊在一係列條件下用小鼠皮膚測試細菌,嚐試弄清楚發生了什麼。他們發現當細菌進入到毛發與皮膚細胞間隙的無氧環境中時,痤瘡丙酸杆菌會將我們皮膚上的油脂轉變為脂肪酸,從而引發皮膚細胞的炎症反應。通常這種炎症可以被組蛋白脫乙酰酶消除,但是細菌產生的脂肪酸抑製了這一過程,使得炎症不受控製,引起紅腫,瘙癢的發生。
目前為止,該研究隻對小鼠進行,但是團隊正努力在人類中重現他們的結果,他們希望這一實驗中涉及的炎症途徑是相同的。
雖然來自丹麥奧胡斯大學的皮膚細菌專家HolgerBrüggemann並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但他向New Scientist的Andy Coghlan推薦道,“這項研究首次顯示了痤瘡丙酸杆菌產生的脂肪酸如何作用於皮膚細胞以誘導引發炎症,同時這一發現也可以解釋為什麼青少年更容易爆發痤瘡,因為他們青春期產生的性激素驅使皮膚產生大量皮脂,給痤瘡丙酸杆菌提供了更多的條件。”壞消息是定期的清潔臉部並不能有效去除痤瘡丙酸杆菌,因為細菌會在臉部表麵聚集並形成一種生物膜,使得細菌牢牢被固定在皮膚表麵。同時,這種細菌在沒有破壞封閉毛孔的時候,實際上是對皮膚有益處的一種細菌,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抗感染治療對於許多人沒有作用,有時甚至會適得其反。
但現在這一團隊找到了引發炎症的根本原因,並且他們有信心找到治療痤瘡的新方法。即可以通過抑製這些脂肪酸,或者消除它們對於皮膚的影響來達到治療痤瘡的目的。如果研究順利,2-5年內就可以有相應藥物上市。
研究者現在希望調查是什麼使得某些人群的臉上更容易長痤瘡,除了封閉的毛孔內環境以外,是否會因為遺傳因素導致這些人群更容易受到炎症反應的困擾。或者,與其他人臉上的細菌菌株相比,這些人群臉上的細菌更容易產生過量的脂肪酸。
如果該團隊解決了這一問題,不僅是治療,更能夠在第一時間預防痤瘡的發生。這會給有痤瘡困擾的人群帶來巨大的福音。
這一研究現已發表在《Science Immunology》雜誌上。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