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研究表明足細胞內的MYDGF不僅發揮重要的保護作用,同時還具有成為臨床診斷候選生物標記物的潛力。
近期,山東大學基礎醫學院易凡教授團隊在腎髒病領域top期刊kidney international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Myeloid-derived growth factor deficiency exacerbates mitotic catastrophe of podocytes in glomerular disease”,並被選為當期重點推薦。基礎醫學院2021級博士生詹萍為本文獨立第一作者,助理研究員劉敏博士與易凡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山東大學為唯一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單位。
足細胞作為一種高度分化的上皮細胞,與內皮細胞及基底膜共同構成了腎小球濾過屏障,執行腎髒濾過功能。正常生理狀態下,足細胞保持高度分化並處於分裂間期。然而,在局灶階段性腎小球硬化症與糖尿病腎病發病過程中,足細胞會進入有絲分裂期。但是,足細胞具有非常特異的細胞骨架結構—足突,導致足細胞無法完成正常的胞質分裂,最終引起足細胞死亡,這種現象被稱為足細胞有絲分裂災難。因此,解析足細胞有絲分裂災難機製對於闡明足細胞損傷相關疾病的發病原因,尋找腎小球疾病潛在的幹預策略具有重要意義。
MYDGF(Myeloid-derived growth factor)是一種新型的分泌型蛋白。盡管已有研究表明:骨髓細胞來源的MYDGF在心血管疾病中發揮重要的保護作用,但是MYDGF在腎實質細胞中的表達模式以及功能作用尚不明確。因此,易凡教授團隊利用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症和糖尿病腎病小鼠模型發現MYDGF不僅表達於多種腎實質細胞,並且在足細胞內顯著性降低。
進一步研究發現特異性敲除足細胞內MYDGF會加劇足細胞損傷和蛋白尿生成,而過表達MYDGF能夠抑製足細胞有絲分裂災難,改善腎髒功能。機製上,MYDGF通過上調轉錄因子RUNX2的表達,調控P27/cyclinA/CDK2信號通路,最終抑製足細胞有絲分裂災難的發生。此外,臨床標本研究發現足細胞內MYDGF的表達水平與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症和糖尿病腎病患者腎小球濾過率、血肌酐和足細胞丟失存在相關性。綜上所述,該研究表明足細胞內的MYDGF不僅發揮重要的保護作用,同時還具有成為臨床診斷候選生物標記物的潛力。
易凡教授團隊聚焦於腎髒病的發病機製及幹預策略研究,重點探討腎髒區域免疫在腎髒病中的作用及機製,為尋找新的藥物靶點提供重要依據。近些年發現了足細胞損傷相關的表觀遺傳學機製,揭示了多個分泌蛋白在急慢性腎病中的作用,相關成果發表於Cell Metab、Circ Res、Kidney Int、Nat Commun、J Am Soc Nephro等國際權威期刊。上述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究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青年項目以及山東大學未來學者計劃等多項基金資助。
原文鏈接:
https://www.kidney-international.org/article/S0085-2538(22)00377-5/fulltext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