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內科

膜性腎病伴靜脈血栓栓塞症患者1例(下)

作者: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全軍腎髒病研究所 劉誌紅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2011-07-22
導讀

         患者,男性,31歲,因“浮腫、蛋白尿5月餘,胸悶、胸痛伴咯血10天”於2010年3月23日第3次入院。患者病史可分3個階段。

[上接:膜性腎病靜脈血栓栓塞症患者1例(上) ]

治療經過及轉歸

  入院後診斷明確,立即給予抗凝、下腔靜脈濾器置入及溶栓治療(圖3)。

  4月1日左腎靜脈超聲未見血栓,停止溶栓。4月2日再行CTA發現左腎和下腔靜脈血栓溶解,肺動脈血栓消失。

  溶栓過程出現的以下並發症:①過敏反應,溶栓前盡管已預先靜推地塞米鬆5 mg,但在靜滴鏈激酶15分鍾後出現脈氧下降,胸悶,臉麵潮紅,給予異丙嗪肌注後好轉;② 出血,右側股靜脈溶栓置管處持續滲血,給予縫合固定導管口和局部加壓包紮,皮下滲血、淤斑逐漸擴大。靜脈留置針滲血,針眼滲血和淤斑明顯,但無血尿和便血。血小板和血色素亦有輕度下降(圖4)。在溶栓和抗凝治療同時,繼續給予潑尼鬆15 mg+雷公藤多苷(TW)60 mg/d,輔以降脂、優質低蛋白飲食+複方α-酮酸,限水、限鹽、通便及絕對臥床等對症治療。

  經CTA證實血栓溶解,INR調整至2.0後帶下腔靜脈濾器出院,囑其持續口服華法林(2.5 mg/d)抗凝,半月後停用TW,改他克莫司(FK506,4 mg/d)+潑尼鬆20 mg/d。2個月後複查尿蛋白 0.66 g/24h,無鏡下血尿,血漿白蛋白升至36.3 g/L,肝、腎功能正常,血脂下降,INR 0.97(華法林加量至5 mg/d)。建議回收靜脈濾器。

  最後診斷

  該例患者的最終診斷如下。

  1. 特發性膜性腎病

  2. 靜脈血栓栓塞症

  左腎和下腔靜脈血栓形成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低危型)

  3.下腔靜脈可回收濾器置入術後

  診療體會

  如何早期診斷血栓栓塞

  相比於血栓預防,血栓的後續治療則更為複雜和棘手。血栓一旦形成,就成為遊走在身體中“不定時炸彈”,一旦隨血流到達身體某個部位並停留下來,勢必堵塞血流,造成嚴重後果。深靜脈血栓形成不但可導致下肢腫脹和功能障礙,而且可導致致死性PE,二者合稱靜脈血栓栓塞。

  PE並非少見疾病,在美國死亡率僅次於惡性腫瘤和心肌梗死。美國PE年發生率為1‰,住院患者為4‰,每年死於急性PE的患者約30萬例,多數通過屍檢確診。

  PE一般發生於DVT形成後的3~7日內,10%患者在發生1小時內可出現致命危險,多數患者未能被及時診斷。如未及時診斷和有效治療,患者死亡率高達35%,是血栓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血栓栓塞早期診斷最終決定患者臨床預後。PE早期診斷不能僅依靠於患者臨床症狀、體征,因為臨床表現非特異性,僅為診斷增加佐證。

  大量循證醫學研究證明PE診斷不僅依靠臨床表現和體征,還需要結合D-二聚體試驗進行風險評估才能確診。低、中危患者在D二聚體試驗陰性時,出現DVT或PE可能性很低;而對於高危患者,則應直接進行影像學檢查而不是D二聚體試驗,因為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D二聚體試驗敏感性>95%,特異性僅40%。

  D二聚體試驗陰性(<0.5 mg/L)的意義較大,對中度或低危風險患者,陰性結果可排除急性PE;而D二聚體試驗陽性(>0.5 mg/L)的價值較低,缺乏特異性,感染、腫瘤、外傷及炎症狀態下也可呈陽性;目前臨床上推薦的PE風險評估包括加拿大評分(Wells評分)和日內瓦評分。其實診斷工具並不重要,關鍵是要個體化評估患者是否存在PE,才能早期診斷血栓栓塞。

  本例患者第二次入院因突發右側胸痛和腹痛,腎病綜合征仍未緩解,胸片提示右側大量胸水,但D-二聚體為0.4 mg/L(陰性)。由於PE臨床表現非特異性,胸片有大量胸水,D-二聚體盡管有較高敏感性,其陰性可以排除血栓形成,但由於臨床上仍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不能除外小栓子栓塞的可能,故選擇抗凝治療。

  最後經連續腎髒替代治療(CRRT,枸櫞酸+低分子量肝素抗凝)穩定內環境以及抗凝(低分子量肝素鈉+華法林)、降脂等治療後,胸水消失。為防止再度血栓形成和複發,出院時囑患者長期口服華法林抗凝,並且根據INR調整華法林治療劑量。

  局部溶栓時機和注意事項

  腎病綜合征是臨床常見病之一,由於其常並發血栓形成,故可能嚴重影響患者預後,。最常見並發血栓部位是腎靜脈,其發病率為5%~62% 。在繼發腎靜脈血栓後,臨床常規治療不易使病情緩解。傳統治療包括抗凝及溶栓治療,由於靜脈溶栓局部藥物濃度低,大劑量溶栓又易有出血傾向,故臨床上應謹慎使用。

  為了減少腎靜脈血栓引起的腎損害並獲得更好溶栓效果,盡早采取有效溶栓方法是治療血栓的關鍵。本例患者采用經左腎靜脈溶栓導管持續泵入鏈激酶,以提高腎組織、腎毛細血管及腎靜脈藥物濃度,爭取在最短時間內,用最有效方法將血栓溶解。盡管伴有過敏和導管周圍滲血並發症,但溶栓效果甚好。總體來講,經腎靜脈導管局部溶栓治療既安全、又有效,不良反應較少。

  盡管腎靜脈導管溶栓是安全有效治療方法,但也應預防其並發症發生。最重要的是防止出血和導管脫落或阻塞。預防出血的措施,一方麵要及時監測凝血功能情況,另一方麵應注意抗凝和溶栓藥物劑量,由於腎靜脈血栓可以是急性,亦可以是慢性,對急性血栓患者傾向於使用大劑量抗凝和溶栓藥物,而對慢性血栓患者傾向於使用小劑量藥物治療。

  本例患者盡管接受鏈激酶溶栓劑量25萬單位(0.5小時內靜脈泵入),維持劑量為10萬單位/小時持續66 小時,結果並未出現嚴重出血情況。但在溶栓期間須防止導管脫落及阻塞,同時注意觀察導管周圍滲血情況,給予局部縫合固定導管和膠布固定,未出現導管脫出和大出血表現。

  ■ 小結

  本例膜性腎病患者因腎病綜合征持續不緩解、預防性抗凝治療欠規範而並發PE,盡管後續溶栓藥物和抗凝治療獲得成功救治,但增加了患者痛苦和醫療費用,也給臨床醫生帶來了沉痛的教訓。持續不緩解的膜性腎病,是血栓栓塞的高危人群,其抗凝治療必須規範化;在使用華法林抗凝時,應該監測INR並調整劑量。正確把握靜脈濾器和局部溶栓是治療成功的關鍵。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