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D尤其是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伴鈣、磷等電解質異常和骨代謝紊亂,以往統稱為腎性骨病(ROD)或腎性骨營養不良。2005年,改善全球腎髒病預後組織(KDIGO)建議將該概念擴展為CKD相關礦物質及骨代謝紊亂(CKD-MBD),其為一種全身性或係統性疾病,而ROD則專指骨形態學表現,是在定量測定骨轉化、礦化及骨容量基礎上,對CKD骨病變作出的病理診斷。根據骨動力狀態,ROD可分為高轉化性、低轉化性和混合性骨病。
CKD尤其是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伴鈣、磷等電解質異常和骨代謝紊亂,以往統稱為腎性骨病(ROD)或腎性骨營養不良。2005年,改善全球腎髒病預後組織(KDIGO)建議將該概念擴展為CKD相關礦物質及骨代謝紊亂(CKD-MBD),其為一種全身性或係統性疾病,而ROD則專指骨形態學表現,是在定量測定骨轉化、礦化及骨容量基礎上,對CKD骨病變作出的病理診斷。根據骨動力狀態,ROD可分為高轉化性、低轉化性和混合性骨病。
高轉化性骨病
又稱甲狀旁腺亢進性骨病,主要由高血磷和1,25(OH)2D3缺乏引起SHPT所致。高PTH不僅可引起骨折和骨畸形,還可加重鈣磷代謝異常,引起皮膚瘙癢、貧血、神經損害及心血管疾病等。研究表明,CKD患者血鈣、磷和PTH異常發生率隨腎功能損傷進展不斷升高,且高PTH顯著增加患者死亡、住院和骨折風險。曼紐爾觀察16173例拉美國家血透患者後發現,血磷、鈣和PTH水平與透析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呈“U”型曲線,即高於或低於正常範圍的血磷、鈣和PTH均會增加透析患者的死亡率。去年發表的一項薈萃分析更進一步顯示,血磷每升高1 mg/dl,死亡率增加18%。
目前,透析患者鈣、磷、PTH達標情況並不理想。2005年多個西方國家的統計數據顯示,鈣磷乘積達標率為56%,PTH僅為23%,高血磷發生率>50%。 馬克特等對美國22937例血透患者隨訪2年,發現血磷達標率不足50%,PTH達標率更低,且骨代謝相關指標達標數越少,達標時間越短,死亡風險越高。我國血透患者的鈣、磷、PTH達標率也不理想,2010年北京市血透患者血鈣、磷、PTH達標率分別為55%、37.4%和23.6%,3項均達標者僅占8.8%。
2009年KDIGO根據最新的循證醫學證據更新了相關指南,提出CKD5期患者骨代謝相關指標新的控製標準:血磷0.8~1.45 mmol/L,較以前標準更加嚴格;血鈣標準有所放寬,為2.10~2.63 mmol/L;PTH為2~9倍的正常值水平(約100~600 pg/ml)。
低轉化和無動力性骨病
近年來,隨著對SHPT認識的加強和活性維生素D的廣泛應用,高轉化性骨病的發病率已逐漸降低,而低轉化性骨病的發病率則出現逐漸上升的趨勢,尤其無動力性骨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發病率已和高轉化骨病基本持平。
分析原因,無動力性骨病主要與透析治療中大量使用含鈣的磷吸附劑、高鈣透析液引起鈣攝入過多、活性維生素D過度治療及低PTH、透析齡增加、糖尿病、腹膜透析治療有關,其中,糖尿病和腹膜透析患者無動力性骨病發病率最高。
在臨床上,對於低磷血症、易發生骨折或假性骨折者、應用活性維生素D過程中症狀加重者、血iPTH<100 pg/ml的CKD5期患者及有轉移性鈣化證據者,應高度懷疑無動力性骨病的存在。
腎性骨病診斷和分類
目前,在四環素標記下行骨活檢仍為ROD診斷金標準,但因具創傷性且需特殊方法,臨床應用較少。有研究指出,PTH+骨保護素、PTH+骨特異性堿性磷酸酶(bAKP)及不同PTH(1-84)/PTH(7-84)片段比值等組合有助於臨床診斷無動力性骨病,但它們的特異性及敏感性均不能與骨活檢相比,故對於高度懷疑CKD-MBD而又不易分類的患者須及早行骨活檢,以明確診斷,指導治療。
KDIGO骨活檢推薦意見
在下列情況下,KDIGO推薦對患者行骨活檢:
•若CKD患者血清PTH為100~500 pg/ml,出現不明原因高鈣血症、骨痛或骨堿性磷酸酶增加;
•各生化指標不一致,不能解釋的骨代謝紊亂;
•不明原因骨折或骨痛;
•在無其他解釋的骨折誘因下出現自發性骨折;
•不明原因的高鈣血症;
•存在進行性的異位鈣化;
•懷疑鋁中毒或其他金屬中毒,特別是螯合治療出現副作用;
•在甲狀旁腺手術前判定是否有鋁中毒;
•使用二膦酸鹽治療前的活檢。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