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祥教授12 月 8 日至 11 日,2012 年美國血液病學會(ASH)年會在美國亞特蘭大召開,傳遞了大量關於血液病診療方麵的最新進展。在多發性骨髓瘤(MM)的治療中,關於新型免疫調節藥物(IMiD)來那度胺的研究仍占 據了重要的地位,多國研究者分別就其在複發/難治性 MM(RRMM)、特 殊型 MM 以及鞏固和維持治療等方麵的應用進行了深入探討。本文就 ASH年會關於來那度胺的最新研究進行綜述,以饗讀者。
[詳細]
2 月 8 日,FDA 批準 pomalidomide(泊馬度胺)用於經其他抗癌藥治療後仍出現進 展的多發性骨髓瘤(MM)患者。
[詳細]
在第 54 屆美國血液病學會(ASH)年會上,許多學者報告了一些最 新藥物在多發性骨髓瘤(MM)臨床研究方麵的情況,這些研究主要集中 在第二代蛋白酶體抑製劑(PI)carfilzomib、第三代免疫調節劑(IMiDs) pomalidomide、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製劑 vorinostat、新型烷化劑 苯達莫司汀等方麵,本文就相關內容進行介紹。
[詳細]
對於有明顯椎體破壞伴有疼痛或有病理骨折的脊柱骨髓瘤患者,椎體成形術可以明顯緩解疼痛,預防椎體壓縮加重而出現脊髓壓迫症狀,有脊髓壓迫症的病例,可以通過減壓內固定術改善神經功能,提高生活質量,但最終患者預後取決於初次就診時的病變程度、腫瘤進展速度和化療效果,有腎衰的患者和高齡不能耐受化療者預後較差。
[詳細]
李娟教授介紹,骨髓瘤細胞分泌破骨細胞活性因子而激活破骨細胞,使骨質溶解、破壞,骨痛成了骨髓瘤最常見的症狀之一。血黏度高:部分患者血漿M蛋白增多,產生高黏滯血症,血管內血流緩慢,患者常感到頭暈、複視、視力減退甚至出現昏迷。
[詳細]
MM-015研究顯示, 與常規治療等相比, 持續應用來那度胺的治療可顯著延長不符合移植條件的新診斷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美國一項研究顯示, 患者在骨髓幹細胞移植後100天開始接受來那度胺治療, 可使疾病進展的時間延長,總生存率升高, 但毒性和第2種癌症的發生較多。法國多發性骨髓瘤國際協作組 (IFM) 的一項研究顯示, 年輕患者在進行了大劑量化療聯合自體幹細胞移植後應用來那度胺維持治療, 可顯著延長其無進展生存期和無事件生存期, 但4年後, 其總生存率相似。
[詳細]
PVP是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椎體病理性骨折的一種微創手術,其具有創傷小,操作較簡單,並發症少的特點,可立刻獲得止痛效果並長期有效,並可加強脊柱穩定性,減少截癱發生率。
[詳細]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的路瑾, 黃曉軍共同發表論文,旨在探討3種多發性骨髓瘤(MM)診斷標準(1975年中國MM診斷標準)、2011年中國MM診治指南和2001年WHO MM診斷標準對MM診斷的敏感率。文章發現3種診斷標準的對比發現2011年與2008年的中國MM診治指南診斷標準具有最高的敏感率,綜合臨床表現與實驗室檢查有助於MM的早期診斷。該文發表在發表於2012年第2期《中華內科雜誌》上。
[詳細]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的李娟, 劉俊茹, 黃蓓暉等共同發表論文,旨在觀察含硼替佐米的誘導化療序貫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ASCT)治療多發性骨髓瘤(MM)的療效和安全性。文章指出,含硼替佐米的誘導化療可提高ASCT的療效,應用過程安全。移植前高緩解質量與長OS和PFS相關。該文發表在發表於2012年第4期《中華內科雜誌》上。
[詳細]
54歲的李女士,半年前經常大腿疼,被當地醫院診斷為骨質疏鬆,可是補鈣治療3個月後療效也不明顯。1個月前,她不小心跌倒後腿疼明顯加劇並無法站立行走,X線顯示股骨幹骨折,經全麵檢查才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60歲的劉先生因腰背痛曾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理療後效果欠佳,近日到北京積水潭醫院血液科就診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
[詳細]
2012年7月20日,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批準了卡非佐米(carfilzomib)用於治療之前接受至少2種藥物(包括硼替佐米和免疫調節劑治療)的多發性骨髓瘤(MM)患者。
[詳細]
針對於多發性骨髓瘤(MM)存在的兩種生物學特征和治療現狀,以美國梅奧醫院(Mayo Clinic)為代表的許多研究組織提出了分層治療的策略。分層治療一方麵依據年齡和合並症,另一方麵根據危險度分層。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