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敖確診“腦瘤 ”,盤點腦瘤治療的5大進展
台灣著名作家李敖現已年過八十,這兩年的健康狀況頻頻亮起紅燈,日前更驚爆罹患腦瘤。近日,經紀人鄭乃嘉澄清,李敖的確患了腦腫瘤,但屬良性,已經看過三家醫院,意見各不相同,病情與後續治療都還在評估中...
來源:生物探索 2017-02-21 -
我的腫瘤病人在遺書中說:“我自己選擇的自殺,不要為難醫生和護士!”
那是一個晚期肝癌的病人。他是一個中學的物理老師,衣著樸素,臉色蠟黃。他不像別的病人,總是纏著我們問,我的病能不能治好?我還能活多久?我們覺得,他一定已經知道了自己的情況。反複做了幾次介入後,病...
來源:CCMTV 2017-02-21 -
科學家在急性髓係白血病的誘導分化療法研究中取得進展
急性髓係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是一種高度異質性的血液係統惡性腫瘤。AML的傳統治療主要采用大劑量聯合化療,但此療法副作用大、複發率高。急性早幼粒細胞白...
來源:昆明植物研究所 2017-02-21 -
骨髓增殖性腫瘤的新興療法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ET)、真性紅細胞增多症(PV)和原發性骨髓纖維化(PMF)屬於骨髓增殖性腫瘤(MPN),JAK2V617F突變、JAK2外顯子12、MPL外顯子10和CALR外顯子9的發...
來源:醫脈通 2017-02-21 -
手機還能檢測癌症、HIV、DNA?你絕對想不到
如今人們生活在高科技和信息化的時代,手機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智能手機的誕生也造就了很多低頭一族,很多人認為手機在給我們帶來很多便利的同時也嚴重影響了人們日常的生活,比如正常的交流...
來源:生物穀 2017-02-21 -
癌症免疫療法為何不是總有效?提醒你看看這個基因!
近幾年,癌症免疫療法飛速發展,為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然而,盡管癌症免疫療法能夠使患者產生前所未有的持久響應,但大部分患者並不能獲益於這類新療法。一些患者在響應免疫療法一段時間後病情會再次複發。...
來源:生物探索 2017-02-21 -
多聚穀氨酰胺疾病患者癌症患病率較低!
多聚穀氨酰胺(polyQ)病是顯性遺傳的神經係統疾病,是由CAG三核苷酸重複序列編碼和擴展而引起的。在對polyQ患者的回顧性研究中報道伴發癌症的比例十分罕見,近日,神經病學領域權威取雜誌Ne...
來源:MedSci 2017-02-21 -
“餓死”腫瘤 上海抗癌療法研究榮登《自然》
華東師範大學昨天宣布,該校科研人員開創性地提出了無機耗氧劑用於腫瘤饑餓療法的新思路,為傳統的腫瘤饑餓療法注入了新活力。
來源:新民晚報 2017-02-21 -
實體瘤抵抗免疫治療怎麼辦?科學家找到解決辦法
免疫治療的出現是對癌症治療方法的一次革新,為患有惡性腫瘤的病人提供了新的希望。然而實體腫瘤常常會對這些治療方法產生抵抗。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在國際學術期刊Cancer Cell上發表了...
來源:MedSci 2017-02-21 -
癌症幸存者慢性疼痛的臨床控製
Judith A Paice博士近期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發表了一篇關於癌症幸存者慢性疼痛的報道,該報道指出應對所有成年癌症幸存者進行疼痛篩查隨訪,並根...
來源:醫脈通 2017-02-21 -
Pembrolizumab作為晚期尿路上皮癌二線治療療效如何?
經鉑類為基礎的化療後進展的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的預後不佳以及治療選擇十分有限。近日,頂級醫學期刊NEJM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員旨在評估Pembrolizumab(高度選擇性的人源化單克隆...
來源:MedSci 2017-02-21 -
化療的“結”怎麼解?
胃癌是高發性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胃癌的發病率差異很大。我國屬胃癌高發區,其中以西北地區最高。
來源:澎湃新聞 2017-02-21 -
靶向PAK4化合物有望用於胰腺癌治療
胰腺癌細胞中的作用" style="border: 0px; max-width: 100%;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
來源:MedSci 2017-02-21 -
頭皮冷卻裝置對正在接受乳腺癌化療患者脫發的作用
總所周知,化療可以誘發脫發。雖然已經有臨床使用頭皮冷卻裝置來防止化療誘發的禿發,但是尚未有隨機臨床試驗評估其療效。
來源:醫脈通 2017-02-21 -
盤點:近期前列腺癌相關研究進展一覽
前列腺癌是歐美老年男性中發病率第一的惡性腫瘤,近年來在中國的發病率不斷升高。大量數據表明,前列腺癌好發於中老年人,患者平均發病年齡在65歲以上。這裏小編整理了近期關於前列腺癌的重要研究一覽,與...
來源:MedSci 2017-02-21 -
重磅!揭示上皮細胞數量維持不變機製
2017年2月18日---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猶他大學亨斯邁癌症研究所(Huntsman Cancer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證實上皮細胞如何自然地周轉,從而讓它們的數量在細胞分...
來源:生物穀 2017-02-21 -
抗癌新策略?修複生物鍾,延緩腫瘤惡化!
講究養生的人都大多都格外重視遵循生物鍾。人隻有順應體內的生物鍾,才能保證健康的身體、高效的工作、愉悅的心情。同時生物鍾也控製著細胞的生長周期,一旦外壓或者基因突變導致細胞周期紊亂,細胞便容易失...
來源:生物探索 2017-02-21 -
你知道嗎?納米技術也能用於癌症診斷了
“你有癌症。”可悲的是,大約40%的人會在我們的一生中聽到這幾個詞。這意味著,你最親密的朋友和親戚中,有五分之一將被診斷患有某種形式的癌症。除了身體上的困難,在美國大約三分之一的癌症幸存者將舉...
來源:藥明康德 2017-02-21 -
【重磅】CBGC 2017年年會成功召開,形成中國遺傳谘詢標準專家共識指...
2017年2月18日,中國遺傳學會遺傳谘詢分會在蘇州獨墅湖畔成功召開了2017年年會,進行對2016年的工作總結和對2017年的工作規劃與展望,旨在進一步推動中國遺傳谘詢的專業化和職業化。中國...
來源:生物探索 2017-02-21 -
兩岸長庚醫院合作開展癌症質子治療成效初顯
記者從大陸首家台資醫院廈門長庚醫院獲悉,該院與台灣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聯合發起的兩岸唯一癌症質子治療谘詢、轉介門診即將滿一年,共幫助9位大陸患者經“綠色通道”到台灣長庚醫院就醫,其中4位癌症患者進...
來源:央廣網 2017-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