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止血栓形成,從而預防腦梗死,是房顫患者的頭等大事,而血栓有紅白之分。
阻止血栓形成,從而預防腦梗死,是房顫患者的頭等大事,而血栓有紅白之分。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吳立群教授4日介紹,對於不同性質的血栓,治療方式是不一樣的,不可一概而論。這位專家說,不管是哪種血栓,隻要堵塞了腦血管,都會導致腦梗死。但需要注意的是,相比“白血栓”,“紅血栓”由於體積比較大,造成的梗塞麵積更大,致死致殘率更高。
吳立群告訴記者,在肉眼觀察下,“白血栓”的顏色為黃白色,體積比較小,主要是由動脈壁上脫落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和血小板組成,這種血栓多見於高血壓、高血脂的患者;而“紅血栓”為紅色,體積比較大,主要是由紅細胞聚集而成,房顫時形成的血栓就是“紅血栓”。吳立群坦言,以往對於紅血栓和白血栓的宣傳較少,大眾認為血栓都一樣,預防用藥也應該一樣,這是錯誤的。
針對不同的血栓類型,預防用藥也迥然不同。吳立群強調:“預防房顫產生的紅血栓應該降低血液凝固的程度,使用抗凝藥物治療;預防白血栓應該降低血小板的聚集程度,使用抗血小板藥物治療。”
據了解,抗凝治療對於房顫患者預防紅血栓形成、減少腦梗死發生的風險而言至關重要,雖然國內外眾多指南一致推薦對於有中至重度腦梗風險的房顫患者應該服用抗凝藥,但中國房顫患者抗凝治療現狀卻不盡人意。中國房顫患者口服抗凝藥比例遠低於歐美等國家。
相關調查顯示:在確診為房顫的患者中,仍有半數以上在使用阿司匹林預防腦梗。吳立群指出,阿司匹林並不是抗凝藥,對於房顫導致的紅血栓沒有預防效果。
堅持長期規律服藥對於保證房顫腦梗死預防效果至關重要。吳立群指出,與傳統的抗凝藥華法林相比,新型口服抗凝藥物彌補了華法林的不足,與藥物及食物等相互作用少,無須頻繁監測,療效穩定,具有使用方便、起效快、安全性良好等突出優點,使患者更容易堅持服藥。
今年6月6日是第六個“中國房顫日”。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常見的心律失常,患者以老年人為主。(記者 陳靜)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