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

遭遇頸動脈斑塊,怎麼辦?

作者:清風醫生 來源:腦血管病預防與治療 日期:2017-03-22
導讀

          當我們診斷為頸動脈斑塊時,不要慌張,而需要進一步判斷。

關鍵字:  頸動脈斑塊 

        你的頸動脈有斑塊嗎?

        頸動脈斑塊多是通過頸部B超發現的,而頸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已經普及到縣鄉一級的醫院。作為篩查腦血管病危險因素的最便捷的手段之一,頸動脈超聲不但在形形色色的體檢套餐中是必查項目,也是神經科的常規檢查。另外頸部高分辨MR有助於頸動脈斑塊的診出和斑塊穩定性判斷。於是,“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頸動脈粥樣硬化”象秋天落葉,隨處可見。如果你進行了一次頸動脈的超聲檢查,報告上寫道“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你該如何應對呢?

        頸動脈斑塊與頸動脈硬化有區別嗎?

        頸動脈斑塊與頸動脈硬化二者,其病理實質都是動脈斑塊的形成,最終均導致動脈硬化,常常合稱為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二者有相對病情輕重不同,輕度的多稱為硬化,較重者稱為斑塊,斑塊明顯時則說明硬化的程度高了,病情加重了。

        頸動脈斑塊,是如何形成的?

        頸動脈斑塊的形成是一個複雜漫長的過程,這就像下水管中積存的油垢,時間久了會導致水管堵塞。

        頸動脈斑塊,它伴隨著年齡增長而加重,動脈硬化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加重。頸動脈斑塊最危險的因素是年齡。通常,一個人頸動脈的粥樣硬化斑塊大約從青春期(15歲左右)就開始隱隱發育,至40歲左右變得明顯,而到60歲左右,查遍頸動脈沒有發現一枚動脈硬化斑塊的人就屈指可數了。

        頸動脈斑塊的加重是由多重危險因素導致的,包括:頸動脈血管壁損傷、血管中的膽固醇沉積到血管壁、高血壓、吸煙等。

        1、高血壓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發展的重要因子。高血壓致使血液衝擊血管內膜,導致管壁增厚、管腔變細。管壁內膜受損後容易使膽固醇、脂質沉積,加重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因此,高血壓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子。

        2、其次容易誘發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因子包括:吸煙、血脂異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升高、血糖異常升高、缺乏鍛煉、身體內經常有炎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飲食不健康等。這些因素會使動脈硬化斑塊加速發展或提前出現,也會更多地使動脈粥樣硬化的斑塊發生“火山噴發”,誘發腦血管疾病,因此,良好控製這些因素反過來就可以治療和延緩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

        頸動脈斑塊的危害

        你看到這樣的報告時,你不必過於緊張,其實並不是所有斑塊都是高危的。

        對於頸動脈斑塊的危險主要有兩點,穩定性與狹窄程度。

        其一是斑塊的不穩定性,也就是在血管壁上不牢固、易脫落的斑塊。一旦斑塊脫落,就成了血流中的栓子,隨血流到達大腦堵塞遠端腦動脈,導致血栓的發生;

        其二是狹窄程度,如果斑塊較小,頸動脈狹窄<50%,患者可以沒有明顯臨床症狀。如果頸動脈狹窄超過50%,患者可能出現腦供血不足的相關症狀。當然我們的擔心或警惕是有依據的,因為頸動脈斑塊是導致缺血性卒中(即腦梗)的重要原因之一。

        頸動脈斑塊導致的腦梗的機製主要有以下幾種:1. 因斑塊增大導致頸動脈嚴重狹窄甚至閉塞;2. 粥樣斑塊破裂導致頸動脈閉塞;3. 部分斑塊組織脫落並隨血流堵塞顱內較小動脈;4. 頸動脈內血栓形成並使管腔閉塞。因此,合理預防並幹預頸動脈斑塊是預防腦卒中的重要措施之一。

        發現頸動脈斑塊,如何處理?

        當我們診斷為頸動脈斑塊時,不要慌張,而需要進一步判斷。

        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危害主要取決於頸動脈的狹窄程度和斑塊穩定性,是否需要治療取決於危害大小,當然我們依然需要重視這個問題。治療手段有健康管理、藥物治療、手術治療(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和頸動脈支架成形術)。

        最重要的治療措施是控製卒中的各項危險因素,如增加運動、合理飲食、減輕體重、戒煙、不酗酒、控製血壓、血糖、血脂等。

        自我認知,自我管理最重要!

        健康管理是一種自律!

        有效的食物包括多食含維生素和纖維素較豐富的食物,如西紅柿、大蒜:海帶、洋蔥、香菇和豆漿等。平時多樣化的飲食結構、不飽和脂肪酸(初榨橄欖油)的適量食用、多攝取新鮮水果和蔬菜也有很好的軟化血管的作用。三文魚、金槍魚,沙丁魚等含有較多的Omega-3,可輔助軟化血管。一些活血化瘀、抗氧化的藥物對於頸動脈硬化的治療具有輔助作用。總之,良好的生活方式、健康的飲食對於頸動脈粥樣硬化的防治非常重要。

        部分病人需要應用他汀與阿司匹林治療(需先進行卒中的風險評估)。有時通過他汀治療,可以將不穩定的斑塊鈣化,變不穩定為穩定,甚至逆轉斑塊。

        如果狹窄在50%以下且沒有臨床症狀,可以用降脂、抗氧化、鈣拮抗劑、抗血小板等藥物治療;如果超過了70%,不管有無臨床症狀,都應加用其他治療方法,包括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和頸動脈支架成形術等。

        需要提示的是:已經患有腦卒中的朋友,應當定期複查頸部血管超聲,追蹤斑塊的大小及穩定情況;定期健康體檢時最好篩查頸部動脈超聲以盡早發現頸動脈斑塊,可觀察斑塊的大小和性質,並及時谘詢腦血管專科醫師,調整藥物,以控製病情發展。

        部分內容來自:陝西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李銳主任醫師好大夫在線平台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