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腦卒中可以被篩查出去,這是真的。很多健康人到醫院主動要求進行腦卒中篩查。一方麵反映了老百姓健康意識的提高普及,應該是一件好事。但是作為醫務工作者在日常的一線臨床工作中,也體會到了一些老百姓認識的誤區,列舉出六大誤區,我們在這裏作一解讀,以進一步提高人們的科學保健常識。 1) 誤區一,不了解卒中篩查包括哪些內容? 目前臨床上的卒中篩查大致包括以下部分,篩查卒中危險因素,包括與生活方式有關的
80%的腦卒中可以被篩查出去,這是真的。很多健康人到醫院主動要求進行“腦卒中篩查”。一方麵反映了老百姓健康意識的提高普及,應該是一件好事。但是作為醫務工作者在日常的一線臨床工作中,也體會到了一些老百姓認識的誤區,列舉出六大誤區,我們在這裏作一解讀,以進一步提高人們的科學保健常識。
1) 誤區一,不了解卒中篩查包括哪些內容?
目前臨床上的卒中篩查大致包括以下部分,篩查卒中危險因素,包括與生活方式有關的危險因素,如吸煙、肥胖、久坐缺乏鍛煉、飲食不均衡、大量飲酒等;與疾病有關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心髒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等;篩查腦血管情況,主要進行無創、相對便宜的血管超聲檢查,包括頸部血管彩超和經顱多普勒超聲(TCD),這是第一步。有特殊情況可能需要進行頭CT或MRI檢查,但不是卒中篩查的常規內容,對於考慮可能存在血管疾病的人群可以做CTA、MRA,必要時做DSA。這是第二步,需要聽從醫生的建議。
2) 誤區二,忽視與生活方式有關的危險因素。
其實這部分完全不需要到醫院篩查,您自己就可以知道,關鍵是知道後有沒有下決心采取有效的幹預手段,切實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些與生活方式有關的危險因素,包括如吸煙、肥胖、久坐缺乏鍛煉、飲食不均衡、膳食中油脂過多、大量飲酒等,這些均是可以改變的危險因素,如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改變則可真正地預防卒中,將腦卒中直接篩查出去。
3) 誤區三,不了解疾病有關的危險因素
這部分常規健康體檢完全就可以做到,很多醫療機構以及社會上大量存在的體檢機構如:美年大健康、愛康國賓、慈銘體檢提供的健康體檢就足以涵蓋這部分了,包括測血壓、抽血化驗、心電圖等。常規健康體檢的最大意義在於,及時發現慢性病(很多也就是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和及時發現腫瘤性疾病。而腦卒中篩查是不涵蓋腫瘤篩查這部分的。所以針對篩查疾病危險因素這部分內容,建議中老年朋友每年一次健康體檢就足夠了,這部分內容其實完全不必到卒中篩查那裏“紮推”進行。而如果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心髒病這些慢性病,則進入慢病管理模式,終生堅持,將卒中扼殺在搖籃之中。
卒中相關的疾病因素: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房顫、心髒病、呼吸睡眠暫停、腦卒中家族史、牙齦經常出血、牙鬆動、缺血性眼病和突發性耳聾等。
4)誤區四,卒中篩查就隻是作腦血管超聲
腦血管超聲隻是一個窗口檢查,其結果陽性表明血管存在一些病變需要重視以及一些處理措施,並不一定就意味著腦卒中的發生;當然結果陰性也同樣並不意味著萬事大吉。頸動脈彩超作為一個窗口,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動脈硬化的程度,和是否發生腦卒中並沒有百分之百的對應關係。頸動脈超聲發現斑塊就惶惶不安過度焦慮,沒有問題的就萬事大吉繼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繼續抽煙、繼續不運動。這些均是不正確的。因為腦血管超聲檢查是一種主觀檢查,受多種因素幹擾。如需要則行進一步客觀檢查,如CTA、MRA、CTP等檢查。
我們篩查血管超聲的目的在於針對腦卒中高危人群,發現血管狹窄,選擇進一步更加積極的治療方法,比如發現頸動脈重度狹窄者進行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或支架術治療,以預防可能發生的比較嚴重的卒中。但是血管重度狹窄者畢竟占極少數。為了便於理解,可以用疾病鏈來比喻腦卒中的發病,生活方式危險因素(吸煙、肥胖、酗酒、久坐缺乏運動、飲食不均衡等)→疾病危險因素(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血管硬化、斑塊、狹窄→心腦血管病(腦卒中、冠心病)。上醫醫未病,不管有沒有狹窄,有沒有斑塊,都要注意控製危險因素,包括生活方式危險因素和疾病危險因素。這樣我們就可以更好的理解腦卒中篩查的意義所在。
5)誤區五,頸動脈斑塊都是高危的
病曆回放:60歲的白女士聽朋友的介紹,抱著保健的態度,來醫院腦卒中篩查門診就診。結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頸部血管超聲示“頸內動脈內膜增厚伴多發斑塊”,白女士看著報告單上麵大大小小幾個斑塊,既擔心斑塊過大,又擔心斑塊脫落,生怕自己哪天就癱在床上不得動彈。全家人都陷入了愁雲慘霧中。
頸動脈斑塊是由多重危險因素導致的頸動脈血管壁損傷、血管中的膽固醇沉積到血管壁所形成的團塊狀結構。斑塊的形成是一個複雜漫長的過程,這就像下水管中積存的油垢,時間久了會導致水管堵塞。其實並不是所有斑塊都是高危的。頸動脈斑塊的危險主要在於斑塊的不穩定性,也就是在血管壁上不牢固、易脫落的斑塊。一旦斑塊脫落,就成了血流中的栓子,隨血流到達大腦堵塞遠端腦動脈,導致血栓的發生。
很多人會問:到底什麼樣的斑塊才是穩定的斑塊呢?專家提示,血管的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出現斑塊。頸動脈斑塊多發生在頸動脈分叉部,其次為頸動脈起始段及頸總動脈。根據內部回聲分為以下類型:低回聲—主要成分為血栓、出血或膽固醇;等回聲—主要成分為纖維組織;強回聲—主要成分為鈣化。根據形態的不同又分為扁平斑塊和不規則斑塊。一般來說,強回聲、形態扁平的斑塊較為穩定。而當您發現自己頸動脈超聲對斑塊的形容為“低回聲或不均回聲”,形態“不規則”即不穩定斑塊,更容易脫落導致腦卒中。對於斑塊的穩定性檢查還有其它一些輔助檢查,包括高分辨MR。
有了斑塊不要慌張。隻要通過對血脂的嚴格控製,可以將不穩定的斑塊鈣化,變不穩定為穩定。需要提示大家的是:已經患有腦卒中的朋友,應當定期複查頸部血管超聲,追蹤斑塊的大小及穩定情況;定期健康體檢時最好篩查頸部動脈超聲以盡早發現頸動脈斑塊,可觀察斑塊的大小和性質,並及時谘詢神經內科醫師,調整藥物,以控製病情發展。
6)誤區六,血脂正常的人不用吃降脂藥
病曆回放:72歲的任先生因“頭暈、頭沉2個月”來宣武醫院腦卒中篩查門診就診,生化檢查發現,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均高於正常範圍。針對這一情況,大夫給他開了降脂藥。規律服藥半年後,任先生複診時發現,血脂相關的各項指標均低於正常範圍,但大夫依然囑咐他不能停用降脂藥,於是他有了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我的血脂已經低於正常範圍了,大夫還繼續讓我服用降脂藥物?加上聽親戚朋友說:“降脂藥可不能長期吃,對身體那可是弊大於利。”思前想後,任先生決定私自把降脂藥停了。
這也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在門診經常有人會問,“我的血脂都正常了,是不是不用吃藥了? ” 這點請大家千萬要注意,首先,你現在正常的血脂是服藥後降下來的,而膽固醇、甘油三酯在不斷地代謝生成,如果沒有藥物控製完全可能再升高。因此我們要求如果血脂控製在目標值以後,一定要繼續、長時間地用藥,但用藥劑量可以根據降脂幅度、肌酶譜、肝功能的狀況酌量減少,動態調整用藥。至於降脂藥什麼時候減,怎麼減,最好到正規醫院去看一下,絕對不能私自停藥。
其次,血脂化驗結果在正常範圍並非就不需要治療,因為對血脂指標的要求是因人而異的。例如,化驗單上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正常值在2.08-3.12mmol/l之間,而如果患者已出現斑塊,就應該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到2.59mmol/l以下;若患者出現血管狹窄、不穩定斑塊或伴有代謝綜合征,血脂則需要更加嚴格的控製,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就需降到2.01mmol/l以下甚至更低。”
血脂是各種高危因素中與顱內動脈狹窄嚴重度相關性最強的因素,眾所周知,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的決定因素取決於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穩定性,他汀類降脂藥不僅可以降低血脂,還能夠穩定斑塊並逆轉斑塊,發揮該藥物降脂作用以外的心血管保護作用。嚴格降脂治療後,可明顯改善患者預後,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轉載自365醫學網和好大夫 北京大學 孫葳;宣武醫院 吉訓明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