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前循環大血管閉塞性腦卒中患者而言,其潛在病因對臨床結局具有決定性作用。但後循環大血管閉塞性腦卒中是否亦如此尚不清楚。 一項來自Stroke的研究表明,與前循環卒中的相關特點不同,不同病因類型的後循環腦卒中患者的功能性結局存在差異。
對於前循環大血管閉塞性腦卒中患者而言,其潛在病因對臨床結局具有決定性作用。但後循環大血管閉塞性腦卒中是否亦如此尚不清楚。
一項來自Stroke的研究表明,與前循環卒中的相關特點不同,不同病因類型的後循環腦卒中患者的功能性結局存在差異。
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了前瞻性多中心觀察性研究——MR CLEAN登記研究於2014年至2018年所納入的後循環腦卒中患者(n=264)的數據,卒中原因分為大動脈粥樣硬化(LAA;n=84,32%)、心源性栓塞(n=48,18%)、動脈夾層(n=31,12%)、來源不明的栓塞性卒中(ESUS;n=14人,5%)、其他病因確定型或病因不能確定型。
研究結果
與其他病因類型的腦卒中患者相比,動脈夾層型患者更為年輕[(48(IQR,43至60)歲],NIHSS基線評分更低[12(IQR,6至31)]。
與LAA型腦卒中患者相比,心源性栓塞型和ESUS型腦卒中患者的功能性結局更好[改良Rankin量表評分調整後的共同優勢比分別為2.4(95%CI 1.1至5.2)和3.1(95%CI 1.0至9.3)]。
與LAA型腦卒中患者相比,動脈夾層型患者成功再灌注的幾率較低[aOR,0.20(95%CI 0.06至0.70)]。
綜上所述,與前循環卒中不同,後循環大血管閉塞性腦卒中最常見病因的為LAA,其次是心包炎、動脈夾層和ESUS。與LAA型腦卒中患者相比,心源性栓塞型和ESUS型腦卒中患者行血管內血栓切除術治療後的功能預後更好。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