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

EB:結構病因耐藥性癲癇患兒迷走神經刺激的療效觀察

作者:佚名 來源:MedSci梅斯 日期:2023-02-22
導讀

          迷走神經刺激(VNS)是治療耐藥性癲癇(DRE)的常用方法之一。為了分析VNS對結構性病因DRE患兒的療效,Epilepsy & Behavior雜誌發表了一項隊列研究,對95例具有結構性病因的DRE患兒進行隨訪,探討VNS療效與特異性結構病因的關係。 研究最終納入了95例接受VNS治療的結構性病因DRE患者。95例患者根據結構性病因分為四組:皮質發育畸形(MCD)(n = 26)、腦炎後病變(n = 36)、圍產期腦損傷(n = 31)、海馬硬化(n = 2)。迷走神經刺激

關鍵字:  結構病 

        迷走神經刺激(VNS)是治療耐藥性癲癇(DRE)的常用方法之一。為了分析VNS對結構性病因DRE患兒的療效,Epilepsy & Behavior雜誌發表了一項隊列研究,對95例具有結構性病因的DRE患兒進行隨訪,探討VNS療效與特異性結構病因的關係。

        研究最終納入了95例接受VNS治療的結構性病因DRE患者。95例患者根據結構性病因分為四組:皮質發育畸形(MCD)(n = 26)、腦炎後病變(n = 36)、圍產期腦損傷(n = 31)、海馬硬化(n = 2)。迷走神經刺激器在VNS植入後約14天開啟,常規模式開始時的VNS參數一般為脈衝幅度0.5 mA,脈寬250μs或500μs,頻率30 Hz,刺激時間30 s,間隔時間5 min,之後將VNS參數調整分為兩個階段。

        每3個月在門診或通過遠程編程平台對患者進行隨訪。中位隨訪時間為2.6年(範圍1.0~4.6年)。隨訪6、12、18、24個月時緩解率分別為40.0%(38/95)、52.6%(50/95)、56.0%(47/84)和59.7%(37/62)。

        隨訪12、18和24個月時,無癲癇發作率分別為8.4%(8/95)、9.5%(8/84)和9.7%(6/62)。

        四組患者在隨訪12個月時的有效率分別為53.8%(14/26)、52.8%(19/36)、51.6%(16/31)和50.0%(1/2)。有反應者與無反應者在性別、發病年齡、刺激器植入年齡、VNS植入前癲癇持續時間、VNS治療前嚐試過抗癲癇藥物的數量、VNS脈衝振幅、特定結構病因、結構病變的葉瓣分布或半球側均無顯著差異。

        95例患者中,8例(8.4%)患者在植入VNS前接受了病變手術或半球切除術,其中6/8(75%)患者的癲癇發作頻率降低了50%以上。1例在VNS植入前行胼胝體切開術的患者對VNS治療無反應。

        綜上所述,VNS是治療兒童結構性病因DRE的有效方法。不同結構病因患者的VNS療效無顯著差異。迷走神經刺激治療也可以很好地控製一些VNS植入前病灶切除或半球切除術後預後不佳患者的癲癇發作。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