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

研究顯示,挖鼻孔會增加癡呆風險

作者:佚名 來源:生物世界 日期:2023-02-22
導讀

          肺炎衣原體(Chlamydia pneumoniae)是一種革蘭氏陰性呼吸道病原體,是導致肺炎的重要病原體。肺炎衣原體主要感染肺和鼻粘膜,但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它與多種呼吸道以外的疾病有關,如動脈粥樣硬化/冠狀動脈疾病、哮喘、炎症性關節炎、多發性硬化症,以及晚發型癡呆症(晚發型阿爾茨海默病)等。

關鍵字:  挖鼻孔 

        肺炎衣原體(Chlamydia pneumoniae)是一種革蘭氏陰性呼吸道病原體,是導致肺炎的重要病原體。肺炎衣原體主要感染肺和鼻粘膜,但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它與多種呼吸道以外的疾病有關,如動脈粥樣硬化/冠狀動脈疾病、哮喘、炎症性關節炎、多發性硬化症,以及晚發型癡呆症(晚發型阿爾茨海默病)等。

        近年來,許多研究顯示,晚發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腦中存在肺炎衣原體DNA,甚至檢測到活的肺炎衣原體,肺炎衣原體對中樞神經係統的感染與晚發型癡呆症之間的關聯越來越明顯。

        近日,澳大利亞格裏菲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 Scientific Reports 期刊發表了題為:Chlamydia pneumoniae can infect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via the olfactory and trigeminal nerves and contributes to Alzheimer’s disease risk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表明,對小鼠鼻粘膜接種肺炎衣原體,可在72小時內感染嗅覺神經、三叉神經、嗅球和大腦。在接種後7天和28天,肺炎衣原體的感染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發病的關鍵通路調控紊亂,導致β-澱粉樣蛋白(Aβ)積累。體外實驗顯示,肺炎衣原體能夠感染周圍神經和中樞神經膠質細胞。

        這項研究表明,介於鼻腔和大腦之間的神經構成了肺炎衣原體快速侵入中樞神經係統的途徑,肺炎杆菌可能在感染後存活於神經膠質中並導致Aβ沉積,從而促進阿爾茨海默病發生發展。

        這項研究表明,肺炎衣原體利用鼻腔和大腦之間的神經作為入侵路徑,入侵中樞神經係統。然後,大腦細胞通過沉積β-澱粉樣蛋白(Aβ)做出反應,而β-澱粉樣蛋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生物標誌物。

        該論文的共同作者 James St John 教授表示,這是第一次證明肺炎衣原體可以直接通過鼻子進入大腦,並在大腦中引發類似阿爾茨海默病的病變,已經在小鼠模型中觀察到了這種情況,這些發現和證據對於人類來說也可能是可怕的。

        鼻腔中的嗅覺神經直接暴露在空氣中,提供了一條繞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的路徑。這也成了病毒和細菌進入大腦的捷徑。研究團隊表示,目前已經在計劃下一階段的研究,旨在證明人類也存在同樣的路徑。目前已知的是,肺炎衣原體也存在於人類體內,但還不知道它們是如何到達那裏的。

        James St John 教授表示,如果想降低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現在就可以采取一些簡單的措施來照顧好自己的鼻腔粘膜,而挖鼻孔和拔鼻毛會傷害鼻粘膜,從而增加這些細菌進入大腦的數量。超過65歲以後,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快速上升,年齡或許並不是唯一因素,環境暴露也很重要,而細菌和病毒或許就是其中的關鍵。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 Chen Hong 副教授團隊在 eBioMedicine 期刊發表了題為:Incisionless targeted adeno-associated viral vector delivery to the brain by focused ultrasound-mediated intranasal administration 的研究論文【2】。

        該研究在首次在小鼠模型中驗證了團隊之前開發的聚焦超聲鼻內遞送(FUSIN)方法,證實了FUSIN能夠突破血腦屏障(BBB),將腺相關病毒載體(AAV)通過鼻腔高效遞送到大腦。這一遞送效率比其他遞送方法效果更好,對身體其他器官的影響最小。

        這項研究提示了我們,通過鼻腔繞過血腦屏障,或許能為我們帶來更好的基因治療遞送路徑,以治療腦腫瘤、神經退行性疾病等中樞神經係統疾病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